最近,一種古老的中藥方劑——四烏鲗骨一蘆茹丸,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個方劑最初出自《黃帝經·素問》,原本是用于治療婦枯經閉、經水不利等婦科問題,并且有益于補充、止化瘀的功效。然而,大膽嘗試后發現,這個方劑在男疾病的治療上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據中醫的觀點,的月經不調常常是由于年輕時大出或其他原因導致腎氣衰竭、肝氣不足而引起的閉經。同樣地,男手游失也會導致腎氣衰竭和肝氣不足。因此,同源、乙癸同源的理論,這個方劑也適用于男疾病的治療。

這個方劑的主要分是烏鲗骨和蘆茹。烏鲗骨是烏賊骨,又名海螵蛸,有補益腎、收斂止、通脈的作用;蘆茹是茜草,有涼、行祛瘀的作用。這兩種藥的共同使用,既有補益的功效,又有化瘀的作用,可以調節肝腎功能。

以最近的一個案例為例,一位年近三十的患者患有三年的痿病史,并且有七年的手游史。在外院,醫生懷疑他患有前列腺炎,但檢查結果并未發現異常。患者曾長期服用右歸膠囊、苓膏等藥,但未見明顯效果。通過面診,我發現患者面晦暗、多油,型消瘦。他還反映口干口苦、心煩易怒、腰酸背痛,小便黃,大便不形。觀察舌脈象,發現舌苔黃膩,舌質暗紅,舌底靜脈紫暗扭曲,脈沉。綜合以上癥狀,辨證為肝膽熱和腎虛瘀。在了解到這些況后,我自己擬定了一方:烏賊骨、茜草、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九香蟲、路路通、炙麻黃、白蒺藜。患者服用了7劑后,癥狀有所改善,并繼續服用以鞏固療效,并且叮囑他保持清淡飲食和規律作息。隨訪一年后,患者的生活恢復正常。

其實,這個案例中的道理很容易理解。長期不良習慣導致患者腎虧耗嚴重;過多補導致熱,熱傷害絡,導致瘀沉積、經絡阻塞,氣不能通暢運行,導致氣無力。患者口干口苦、苔黃膩、心煩易怒,這些都是肝膽熱的表現。通過烏賊骨和茜草的應用,可以寒溫同調,益腎化瘀;加上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這些苦寒藥,可以清下焦熱,瀉火解毒,止收痢;九香蟲、路路通可以化瘀通絡,也可以興;再加上麻黃、白蒺藜可以宣肺,通過宣肺來疏肝氣,從而使肝臟沒有郁滯。整方藥的配合可以起到祛化邪、溫腎通絡的功效,與患者的病癥相符,因此能夠迅速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