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甜食”的幾則醫話分:孫郎中【一】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甜食的危害以及減糖攝的方法。首先,我們要講述一個七八歲孩子的故事。這個孩子平時特別油巧克力、油蛋糕、各種甜點等,且一吃就停不下來,不給就哭鬧。最后,得了哮,痰特別多,每天都要吐不粘痰,還患有疹。為什麼會這樣呢?從中醫角度分析,小孩子的脾胃相對偏弱,而甜食屬于甘味,適量的甘味食可以補脾。但是,很多小孩子一旦接到甜食就沒有節制,很快就會迷上這種甜味。我認為,甜食最大的危害就是特別容易產生氣,因為它阻礙了脾胃的運化,導致氣凝結痰。這個小孩子不僅痰多,還有哮疹等問題。其實,哮疹都與的痰有關。痰在肺中積聚,肺是臟,容不下痰存在,所以只能通過咳嗽來排出痰。如果咳嗽不行,就會出現息,痰在里面變熱,這種熱氣需要通過息來排出。這種熱氣是表象,本質上是太多。同樣地,肺主皮,痰在肺中無法排出,就會以疹或者蕁麻疹的形式表現出來。痰多而,服用小青龍湯或顆粒可以對癥治療。服用小青龍湯后,會咳出大量的痰。然后使用保和丸清理的積食、宿便、氣和痰濁。最后使用小兒健脾丸來強壯正氣,解決痰的源頭。這個治療過程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慢慢調理好。在治療期間最好不要讓孩子再吃甜品,寶媽們也一定要從小引導孩子吃糖!過度食用甜品會傷及本臟,導致中焦脾土滯緩,上焦心氣過實,下焦腎水被克。也就是說,飲食過甜最容易傷害脾、心、腎三臟。

關于甜食的醫話【二】

為什麼有人喜歡吃甜食?從中醫來分析,甘味脾,甘能養脾。喜歡吃甜食往往是脾虛而自救的反應。而且糖亦能治病,能緩急止痛,糖可養脾,糖可補虛,只是不能過量。比如,每天早晨喝些生姜紅糖水,最能養肝,升清;再如,腹痛時吃一口糖,往往可以緩解疼痛;大病弱,不妨喝點糖水,有養脾補虛之功。比如,孩子喜歡吃甜,因為孩子偏得木,木氣易旺,木旺則橫克脾土,導致脾土易虛。生活中所見,多數孩子都喜歡吃甜食。而長大后慢慢地就對甜食沒有興趣了,因為脾不虛了。若大人突然喜吃甜食,當屬脾虛。我們都知道,糖不可多吃,容易影響健康。不人想減糖攝量,又離不開甜食,有些保健品就提出了“健康”糖的概念,比如龍舌蘭糖漿、楓糖漿等等。其實,這本就是商家的噱頭,害人匪淺。從中醫分析,甘味脾,過甘則傷脾。只要是甜味的食,過食則統統傷脾,不僅是糖,還包括所有代糖品和健康糖。

關于甜食的醫話【三】

糖對于生命非常重要,能最快速度補充能量,而且能帶來愉悅,對于古人是難得的佳品,但現代人普遍運不足,糖對人就會帶來脂肪堆積,造阻滯。如今的大街上,商場里,隨可見的甜品站,茶店,甜食可以說是很多生的最,可以讓人產生短暫的幸福與快樂。甜食為什麼也會產生氣呢?因為甜食屬于甘厚味中的一種。甘厚味的食吃多了就會產生氣。氣有一個特征就是特別黏膩,如油面,油進了面里面,要想把氣祛除真的很難。氣是黏膩的東西,是濁,如果我們再吃進黏膩的東西就會加重氣。如今加工的各種糕點甜品則屬“甘味太過”,太素云:“味過于甘,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即吃的太甜,會導致脾氣滯,胃氣壅滯,脾胃運化失常,痰生,反過來痰又困阻脾胃,進一步影響脾胃的運化,困阻中,傷害我們的后天之本。千寒易除,一難去,黏濁,如油面,說的就是一旦產生痰,是十分難去除的。長期吃甜食,就會慢慢轉變為痰質,難以調整。毫無疑問各種花樣百出的甜品都是黏膩的東西,你看油蛋糕黏不黏膩?你看茶甜不甜膩?這些甜膩的食特別難運化,尤其是人造出來的甜味劑以及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油,吃進去很難運化,無法運化就會在里形。中醫認為適當的甘淡的食可以補脾,記住,一定是甘淡的,是那種天然的淡淡的甘味的食才可以補脾,比如五谷都是甘淡的,都可以補脾,比如懷山藥也是甘淡的,可以補脾。人工造出來的那種甜膩的食只能傷脾,傷脾就會產生氣。過度的甘甜會傷脾,過猶不及,現在吃的各種甜品基本都是過度的甘甜,包括牛制品及各種甜點。總之,生命離不開糖,但過多的糖卻會消耗生命。《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糖攝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那我們該如何減糖分的攝呢?建議吃甜食,包括糖果、巧克力、甜飲料等,推薦選擇低糖或者無糖食品,如蔬菜、全麥面包等;多運,運有助于消耗過量的糖分,維持健康的重和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