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4歲的小徐因出現便而前往醫院就診,結果被診斷為超低位直腸癌,即腫瘤距離門僅有3cm的位置。對于年輕的小徐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咨詢了多位專家,但由于腫瘤位置過低,保變得困難。在多次咨詢后,他來到了上海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胃腸外科,希能夠得到幫助。馮波主任醫師向他介紹了瑞金醫院的直腸癌治療策略,并建議他先進行新輔助治療,以使腫瘤小。當腫瘤小到一定程度后,他可以考慮嘗試醫院的新技——經腔鏡括約間切除(taE-ISR)。經過3個月的新輔助治療,小徐的復查結果顯示腫瘤已經明顯小至距離門4.5cm的位置。馮醫生決定進行taE-ISR手,以幫助年輕的小徐保住門功能。手進行得非常順利,小徐后恢復良好,僅住院7天就出院了。與傳統手相比,taE-ISR有更清晰的手視野和更確的手層面,能夠顯著提高超低位直腸癌患者的保率,實現更準的功能保護。該技胖、骨盆狹窄等況下的超低位直腸癌患者中表現出明顯優勢。taE-ISR式符合傳統手治原則,即整塊切除、切緣充分、淋結清掃完整以及無殘留腫瘤。因此,在保證腫瘤治療效果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幫助小徐保留了門功能。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年來逐漸上升,已為我國國民健康的重要威脅之一。在結直腸癌的治療中,外科手是關鍵的治療方法之一。括約間切除(ISR)作為一種保方式,顯示出顯著的潛力。與經腹會切除相比,經ISR在腫瘤學方面的結果相近,但可以提高超低位直腸癌患者的保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然而,傳統的經ISR也存在一些局限,如手視野狹窄、易誤錯誤解剖平面、后出現吻合口、排便功能障礙等并發癥發生率較高。為了克服這些問題,經全直腸系切除(taTME)應運而生。因此,瑞金醫院胃腸外科馮波醫生團隊創新地結合了ISR式和taTME式,于2018年功實施了國首例taE-ISR手。該手的目標是在確保腫瘤完全切除的基礎上,盡可能地保留患者的門功能,提高后的生活質量。研究數據表明,相比傳統的ISR,taE-ISR式能夠顯著提高保率15%,標本完整率提高8.1%,中錯誤間隙發生率降低18%,遠切緣率降低6.4%。taE-ISR在保率方面取得的改進,歸功于其能夠提供更清晰的手視野、更確的手解剖平面以及更有效的功能保護。這一技功地融合了taTME和ISR的技優勢,解決了胖、骨盆狹窄等超低位直腸癌患者在保方面所面臨的技難題。馮波醫生的研究果曾在國際微創外科領域的頂尖學會議SAGES上展示,并到了國18個頂級會議的邀請,如第十二屆全國結直腸外科論壇和第四屆全國保大會等,以進行演講。他還參與制定了7項關于結直腸癌微創手的指南或專家共識。此外,他在全國學會議上進行了10次taE-ISR手演示,通過互聯網傳播,將更先進的醫療技帶到了更基層的醫療機構。瑞金醫院是中國腹腔鏡手的發源地,每年平均完超過2000例結直腸癌手,在手數量和質量方面于國領先地位。此外,瑞金醫院胃腸外科一直積極參與腹腔鏡結直腸癌規范化手的研究,為微創技的國培訓和推廣普及做出了杰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