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之所以抵制執行某項任務,是因為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現實:這個任務是艱難的,因此本能地導致他抗拒。當孩子不愿意合作完某個行為時,是因為這個任務對他而言是痛苦的,是因為他正在承某種不適。因此,他不愿意去做。這種痛苦可能是巨大的,也可能是輕微的不適,總之,對他來說是苦的。然而,很多父母可能會認為,孩子不愿意做某事是因為他們“有問題”,懶惰、不懂事、還小等等。于是,他們要求孩子不要抵制這些痛苦,要自覺、甚至積極地承這些痛苦,仿佛這些痛苦不存在,仿佛這些痛苦就像甜的巧克力一樣。比如說,當孩子喜歡發脾氣時,很多媽媽會責備孩子被寵壞了、脾氣差。實際上,我們并不需要對他的行為進行評價,也不需要教育他是否應該發脾氣,而是先去好奇:他正在承哪些難以承的痛苦,從而導致他發脾氣?可能是沒有人聽他說話,他到了絕;可能是有人在強迫他,他到了窒息;可能是他得不到想要的東西,他到挫敗。通過發脾氣,他可以通過強烈表達自己的聲音來緩解自己的痛苦。孩子的行為偏差只是他在尋找解決自己痛苦方案。比如說,大寶不喜歡妹妹。有些媽媽想制止孩子這種行為,覺得一家人為何要對立。實際上更應該了解的是:大寶正在承什麼痛苦,以致不愿意待見妹妹?可能是他到媽媽對他不公平,而到委屈;可能是他到妹妹欺負他,而到委屈;可能是他覺得自己的被侵占了,而到委屈。他只能通過不待見妹妹來反抗,來照顧自己的委屈。很多媽媽對孩子是否痛苦并不興趣,只對孩子對痛苦的反應興趣。可能因為對這種痛苦不理解、不合理、不應該,而忽視這種痛苦,要求孩子不要對痛苦有反應。但你要知道:無論孩子有什麼不合理的反應,那都是孩子在苦的證明。無論這種痛苦合理與否,他都在苦。并不會因為你評判不合理、不應該,痛苦就消失。要謝孩子還有抗拒的態度。抵制苦難是一種可貴的品質。然而,如果一個人長期經歷的苦難被忽視,他將失去對抗苦難的能力,這才是可怕的。當他的苦難被忽視、不能被理解和排解時,它會積累起來,只能默默地獨自承。這些積累將使心變得愈發脆弱。有一天,當他無法再忍這些苦難時,就可能采取極端的方式來緩解痛苦。我曾遇到一個抑郁癥患者,他曾試圖自殺。這位孩子非常出,乖巧聽話,努力向前。父母為他到自豪,因此大家都無法理解他為何要走上自殺的道路。在所有人看來,這個孩子是多麼出和值得贊揚,然而卻沒有人了解他的痛苦、無助、抑和迷茫。他的母親是一位教師,從小全面教育孩子,親自輔導作業,規劃學習計劃。對于這個孩子而言,他沒有資格擁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表達自己,除了順從母親天的計劃外,別無選擇。這樣的生活讓他到窒息、空虛和毫無意義,因此他選擇了尋求通過終結生命來擺心痛苦的極端方式。然而,他的父母從未意識到他的痛苦。他們只知道:“我想要一個怎樣的孩子。”卻從未詢問:“孩子,你喜歡這樣學習嗎?現在你迫自己學習,是否到疲憊?不能從事自己喜歡的事,你到委屈嗎?”孩子對苦難的抗拒,是因為他仍然試圖拯救自己。有的母親無法直面孩子的痛苦,也難以幫助孩子理痛苦,因此就會選擇制止孩子的行為。實際上,幻想著:只要我不讓你表達痛苦,你就不會在遭痛苦。而且,有的母親為了減輕自己的,還會迫使孩子承認的行為是,要激,要聽話,要孝順,要承認母親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當我們了解了孩子經歷了什麼痛苦,我們就有可能采取一些讓他到舒適的方法。永遠記住:孩子的“問題”不是問題,那只是他目前能找到的解決自己痛苦的方案。如果想真正地一個人,去孩子,首先要理解他正在經歷什麼樣的痛苦。即使不能完全理解,至可以說一聲:謝你運用自己的智慧,找到了解決痛苦的方式。雖然那不一定是最佳選擇,但那是他生命力的現。他不想忍這些痛苦,他用自己的方式克服了這些痛苦。如果你無法幫助他,請先不要對他解決自己痛苦的方法進行評判。如果想更加深刻地他,可以教導他新的、健康的、有效的解決痛苦的方法,而不是漠視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