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我作為一名醫生,治療過無數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我一直想找機會寫一篇文章,今天就借用一個患者的案例,來向大家介紹冠心病心絞痛的本質是什麼樣的疾病。同時,我也會分一些我在治療中的經驗和方法。冠心病心絞痛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疾病,輕度癥狀包括悶、氣短等不適;而嚴重的患者則會出現榨疼痛,甚至疼痛會放到心前上肢、手指、下頜咽部。實際上,中醫學早就對這種疾病有了認識和治療方法,屬于中醫學中的“痹”范疇。《黃帝經》中就有相關記載,并稱其為“卒心痛”“厥心痛”,這些就是嚴重癥狀的表現。《素問·臟氣法時論》中對其癥狀也有描述:“心病者,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痛。”醫圣張仲景在他所著的《金匱要略》中明確提出了“痹”這個名詞。各個時代的醫家對痹的治療都有自己的經驗和總結。其中,醫圣張仲景創制的瓜蔞薤白白酒湯、瓜蔞薤白半夏湯等方劑中,可以看出痰濁是導致痹的病理因素。后來的醫家也多認識到淤導致痹的機制,明清時期的王肯堂在他的《證治準繩·諸痛門》中開始使用大劑量活化瘀藥,而陳修園的《時方歌括》中使用丹參飲治療心腹諸痛。被后世稱為淤專家的王清任創制了府逐瘀湯來治療痹瘀。經過漫長的臨床實踐,瘀致痹或者痰濁致痹的理論逐漸形并。對于為什麼各個醫家都將痰和淤作為痹治療的重點,我想通俗地解釋一下。可以把痹看作是通道不暢,而脈是通道,不通則痛。而痰和瘀都是脈中的垃圾產,可以看作是西醫所說的脈斑塊,會堵塞脈通道,阻礙流,導致管狹窄或阻塞,引起痙攣、栓形,加重管狹窄,最終導致心缺、缺氧,形心絞痛,也就是痹。其中,痰是津停滯形的黏稠質,是異常水。可以說,只要參與水代謝的臟,一旦功能失調,都會導致痰的形。其中,肺主行水,脾胃負責運化水,腎主水的代謝能力下降會導致痰的生。此外,肝臟的疏泄能力也能影響津的運行,一旦氣機不暢,就容易生痰。嚴用和的《濟生方》中提到:“人之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流通,決無痰飲之患。”這是另一個導致痹的重要病理因素,就是瘀。瘀指的是停滯不流的,本就意味著脈不通。《素問·痹論》中提到:“心痹者,脈不通。”然而,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往往是復雜多變的。通過多年的臨床經驗以及對多個病例的分析研究,我發現痰和瘀一旦形,容易相互膠結、錯雜為病,貫穿整個心絞痛的發病過程,使心絞痛難以治愈。因此,治療的重點應該放在痰淤互結上,以活祛瘀、化痰降濁為治療大法,同時也要兼顧對五臟六腑功能失調的調整,阻止痰淤生的途徑。然而,中醫治療疾病也需要與時俱進,更準確地說,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因此,我們需要結合現代人的致病特點。我們會發現,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不良的生活習慣、環境污染、神緒逐漸為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調整生活方式變得尤為重要。其中,緒調節是非常關鍵的,治療疾病需要心同調。這涉及到肝臟的調理,肝臟一直是調節緒的重要,只有肝臟的疏泄適度、調達順暢,人的緒才能穩定。因此,需要調理肝臟,保證肝臟疏泄正常。以上是對基礎方劑的分析。然而,由于疾病的個差異,還需要據病進行個化的加減。以一個我去年治療過的案例為例,趙先生,58歲,被確診患有冠心病心絞痛已有20多年,冠狀脈狹窄。經過冠狀脈造影顯示:左主干未見明顯狹窄,左前降支脈有90%的狹窄;左回旋支脈有60%的狹窄,遠端有50%的狹窄;右冠脈有10%的狹窄。他還有高脂、高的病史,有吸煙和飲酒的習慣。平時他長期服用西藥來控制癥狀。就診時,他主要到心前區悶痛不適,頭疼和頭暈。趙先生說他平時緒容易煩躁,全乏力,平時喜歡吃油膩的食,運較。目前他的睡眠和飲食還可以,大小便沒有明顯異常。檢查他的舌脈,發現舌質暗紅,舌苔黃膩,脈沉弦。測量為160/100mmHg。據中醫的主要診斷,他被診斷為痹證型,即肝郁氣滯、痰瘀互結。治療方法為疏肝解郁、化痰祛瘀。我給他開了上述的基礎方劑,并適當進行了加減。治療方案如下:柴胡12g,郁金20g,赤芍15g,白芍15g,丹參30g,檀香10g,紅景天15g,絞藍30g,水蛭5g,地龍20g,葛30g,黃芩10g,天麻15g,瓜蔞10g,勾藤15g,薤白30g,膽南星10g,川芎20g,清半夏12g,神曲30g。治療周期為15劑,每日服用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囑咐他飲食清淡,戒煙戒酒,適量運。然后據他的癥狀進行了個化的加減。他在服藥半個月后復診,他的各種癥狀明顯減輕,悶和痛不再頻繁發作,只有偶爾有心前區悶,其他方面都沒有不舒服的覺。檢查他的舌脈發現舌質淡紫,苔薄黃,暗,脈弦。穩定在120/75 mmHg。由于治療效果明顯,所以繼續使用同樣的方劑,繼續服用15劑。第二次復診時,他反饋藥仍然有效。然而,由于在服藥期間遇到了春節,期間他喝了酒和了煙,飲食也變得油膩,因此由于上述因素,他出現了發作的悶,但程度較輕,其他方面沒有不舒服的覺。舌質淡紫,苔白微膩,暗,脈雙關弦。為125/85 mmHg。治療方案為去掉膽南星,加虎杖15g,改用赤芍20g,白芍30g,紅景天30g,黃芩15g,柴胡15g,天麻10g。15劑,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第四次復診時,在保持基礎方劑不變的基礎上進行個化的加減。趙先生堅持服藥近一年,悶和痛癥狀基本沒有發作,一直穩定正常。后來,在另一家醫院復查各項指標,生化檢查顯示脂正常,其他指標也正常。冠狀脈造影顯示原有的斑塊消失。這個案例的功并不是個例,只要抓住疾病的源痰淤互結,對癥使用藥,就能取得改善。然而,痹本病程長、發病復雜、發作兇險,我們在治療過程中必須在祛痰化瘀的基礎上,再次明確辨證,據況進行加減用藥,才能真正做到用藥如有神。在此,我想提醒大家,由于痹非常復雜多變,用藥必須準確,所以不要自行使用該方劑,請在專業中醫的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