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君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自己明明是怕冷的質,卻一直出現口腔潰瘍、口舌生瘡、嗓子疼、長痘等上火的癥狀。為什麼明明飲食健康,質偏寒,卻反復上火呢?今天就來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上火是由寒引起的,《黃帝經》中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于寒也,則為病熱”。這段話給我們解釋了上火實際上是由寒引起的。出現這種況的人被稱為“上熱下寒”質。對于這種質的調理比較棘手,單純的溫會導致上火問題更加嚴重,而單純的清熱解毒會導致腹瀉、下肢冰涼等寒問題加重。

那麼“上熱下寒”是怎麼回事呢?中醫認為,腎主水,心主火。正常況下,心火往下引,可以溫暖下半,腎水往上走,可以制約上焦的火、滋潤上半,這樣才能實現循環。而“上熱下寒”質就是心腎不的結果。腎水沒升上來,導致上面的火越燒越旺;上面的火沒下去溫煦腎水,導致下半越來越涼,從而形“上熱下寒”質。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心腎不呢?可能是心的問題,可能是腎的問題,也可能是中間的問題。所以對于“上熱下寒”質的調理思路就是要打通中焦脾胃,引導上面的火往下走,實現上下對流,平衡寒熱。

下面給大家介紹兩種改善“上熱下寒”的方法:

方法一:艾灸調理。艾灸可以將浮越在上的氣向下引導,散寒,達到融合的效果。調理時,可以選擇按氣海、脾俞、足三里、三位。艾灸可以溫補下焦,讓部溫暖,經絡通暢,從而平衡上焦的火。

方法二:菜譜推薦。首先推薦烏梅三豆湯。材料準備烏梅、黑豆、黃豆、綠豆各30g,冰糖適量。將三種豆類和烏梅清洗干凈,提前浸泡2~4小時;將泡好的豆子和烏梅放,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煮至豆子開花;放適量冰糖,溫熱即可食用。這道湯能補脾胃、腎氣,清熱生津,收斂相火,幫助達到平衡。

其次是桂小米飯。材料準備桂8克、小米150克。將桂磨,小米蒸,食用時將均勻撒在小米飯上,拌勻。桂能補火助、引火歸元,小米養腎氣,去脾胃中的熱,這道飯可以引火歸元,補脾腎助氣,改善“上熱下寒”質。

總結:對于“上熱下寒”質的調理方法,需要打通中焦脾胃,引導上面的火往下走,實現上下對流,平衡寒熱。艾灸調理和適當的菜譜選擇是有效的改善方法。希以上方法能幫助到有“上熱下寒”質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