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對于中醫和中藥而言,正于一個既是最好的時代,又是最壞的時刻。現代中藥的發展,帶來了許多新的劑型,例如中藥、中藥注劑、中藥配方顆粒等。這些新的劑型使得中藥的使用變得越來越方便,也讓許多患者益匪淺。然而,這種便捷的使用方式也給中藥帶來了不負面影響。在當前這段時間里,支原染、甲流、新冠疫橫掃全球。在這種況下,一些方中出現了同時開銀翹解毒顆粒、風寒冒顆粒和四季冒片等口服藥,還有清開靈注、雙黃連注、炎琥寧注等輸方。醫生們看似不分風寒和風熱,一腦地開出這些藥。這種用藥方式的有效難以確定,而且不出事故就已經算是萬幸。然而,這些年來,使用中藥制劑出現了不計其數的意外事件。每年都會有因為雙黃連注、炎琥寧注導致過敏休克甚至死亡的案例。其中最影響力的就是龍膽瀉肝丸事件,也被稱為馬兜鈴酸腎病事件。龍膽瀉肝丸中含有一種名為木通的藥。在民國以前,古方中一直使用的是川木通,而川木通是無毒的。然而,民國時期戰頻繁,導致了藥材易的混,關木通開始代替川木通,一直持續到20世紀末。關木通的主要分是馬兜鈴酸,而長期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會對腎臟造損害。有人或許會問,既然龍膽瀉肝丸中木通本就有毒,那麼無毒的中藥(中藥)可以長期服用嗎?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是甘草也會在長期服用后導致全浮腫,更不用說其他的藥了。小柴胡湯(顆粒)是生活中常用的中藥。1976年,日本近畿大學東洋醫學研究所主任有地滋教授通過4年的研究,在和漢藥研討會上發表了“津村小柴胡湯顆粒對慢肝炎有治療效果”的報告,這在日本引起了強烈反響。隨后,小柴胡湯為暢銷藥。然而,20世紀90年代初,接連不斷的傳出小柴胡湯有副作用的新聞。1991年4月,日本厚生省向醫師、藥劑師下達了要注意小柴胡湯導致間質肺炎的通告。1994年到1999年期間,共有188例間質肺炎與小柴胡湯顆粒的副作用有關,其中22人死亡。日本當時宣揚慢肝炎、肝化在臨床上不見小胡湯方證,仍可長期服用小柴胡湯,違反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這是導致間質肺炎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小柴胡湯本有副作用。中醫的髓在于辨證論治,據證病,選擇對應藥。如果僅僅據西醫的疾病名,不經過詳細的診斷分析,盲目地套用中藥方劑,那又怎麼可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又怎麼能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呢?一旦出現問題,人們往往會將責任推到中藥的毒副作用上,這樣一來,中醫藥就白白地背上了黑鍋,這豈不是冤枉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