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一種常見的糧,可以通過蒸、煮、烤等方式制作味的食。由于其高營養價值,它還被贊譽為一種“長壽食”。一些患有高糖的人甚至會用玉米代替主食來控制糖。然而,并非所有的玉米都有利于糖的控制。《生命時報》采訪了專家,詳細解釋了玉米如何影響糖,并教授了健康食用的方法。

訪的專家包括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的營養師井路路、中國注冊營養師馬躍青、劉萍萍,以及航天中心醫院營養科的營養醫師。他們解釋說,玉米的品種與糖的飆升有關。口綿的糯玉米含有較高的支鏈淀,這種淀很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食用后糖的上升速度比其他谷更快。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的教授范志紅表示,糯玉米是一種糯,它的糖反應非常高,就像糯米一樣。有些人認為糯玉米是糧,可以輔助控制糖,但實際上,糧并不等于低升糖指數(GI值),糯會導致糖升高。中國注冊營養師谷傳玲表示,相較于糯玉米,甜玉米的水分含量更高,支鏈淀含量較,所以它的糖上升速度較慢,對于糖高的人更為友好。此外,水煮甜玉米的GI值為55,屬于中等GI的食,比常吃的白米飯(GI值為90,屬于高升糖指數食)低得多。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分泌科主任醫師王富軍提醒說,甜玉米中可溶糖的含量較高,其中大部分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食用后糖容易上升,建議糖尿病患者要控制攝量。

想要控制糖,可以選擇顆粒凹凸不平的老玉米。老玉米的纖維含量較高,可溶糖含量較低,吸收較為緩慢,有助于防止糖突然升高。然而,也不能過量食用老玉米,平時可以將其作為主食的替代品,搭配大米、小米、全麥面、雜糧等,并配合輔食,以實現營養的均衡攝

一份玉米的健康攝準則是:鮮玉米香甜多,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4倍,膳食纖維約為米白面的六七倍。用鮮玉米替代一部分主食,可以及時補充因主食細加工而流失的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促進消化,預防便,控制重。在購買鮮玉米時,可以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觀察葉子的,新鮮的玉米葉子是青的;其次,輕輕掐玉米粒,新鮮的玉米粒飽滿,用指甲掐會掐出水;最后,聞一下氣味,如果聞到酸臭味,說明玉米已經變質。此外,還要分清不同種類的玉米。甜玉米是明黃的,玉米粒長得整齊,手;而黏玉米又被稱為糯玉米,發白,玉米粒也整齊、平,外觀比較好看。

在保存方面,可以將玉米去掉外層的厚皮,保留3層皮,放保鮮袋或塑料袋中,封好口放冰箱的冷凍室保存。需要食用時,將玉米從冰箱中取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后,直接煮即可。

許多人在吃完玉米后會發現玉米棒上留下了淡黃的小芽,這其實是玉米最有營養的部分——玉米胚芽。玉米胚芽是玉米粒中營養價值最高的部分,雖然它的重量僅占玉米粒的11%~14%,但其中的脂肪占總籽粒的84%,蛋白質占22%,礦質占83%。在吃玉米時,應該細嚼慢咽,將玉米粒嚼碎,將胚芽吃完,以攝取全部的營養。

一般來說,每天吃一中等大小(約130克)的玉米就足夠了,同時應減相應的主食攝,可以用它來替代中等大小的饅頭或半碗米飯,以避免能量攝過多。

患有高、高脂和高糖的人在食用玉米制品時需要注意忌。玉米糝、玉米面、玉米片等玉米制品在市場上種類繁多,但并非每一種都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健康。玉米糝是經過除雜、胚、研磨等工藝加工制的顆粒狀產品。與完整的玉米粒相比,玉米糝中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的含量較低。它適合用來煮粥,屬于低升糖食,適合需要控制糖的人食用,但要注意食用量,不要煮得太爛。顆粒越大,煮的難度越大,升糖指數也越低。

玉米面也被稱為玉米,可以用來制作玉米糊、窩頭、煎餅、玉米面條等食。玉米面可以分為胚玉米面和全玉米面,建議首選全玉米面。用全玉米面制作的玉米餅、玉米面粥屬于低升糖食,對糖的影響較小,但要控制食用量,尤其是做粥的時候。

即食玉米片是通過化、切片、焙烤等工藝制的,通常還會添加糖、鹽等調味料,營養損失更大。最好選擇原味的玉米片,配料表中不含糖和鹽的產品。市場上的玉米片和高纖維玉米片屬于高升糖食糖反應較高,不適合糖高的人食用。

即食玉米糊是以玉米或玉米糝為主要原料,經過制、干燥、碎等工藝加工制的。即食玉米糊的營養損失較大,有些產品還含有糖,營養價值更低。即食玉米糊容易消化,適合胃腸功能較弱的人食用。由于它容易消化,餐后糖反應較高,需要控制糖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米花是用整個玉米粒加油、糖進行高溫裂制的。經過膨化后,米花中的膳食纖維和礦質得到較好的保留,但其中的一些維生素可能會被破壞,糖和脂肪的含量通常較高。有些米花還使用植油,其中可能還含有反式脂肪酸。選擇脂肪和碳水化合含量較低的產品,并選擇小包裝,以更好地控制食用量。由于米花熱量較高,經過膨化后糖反應升高,普通健康人應該吃,患有高、高脂和高糖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玉米面條通常以玉米面為主要原料,經過和面、化、片、切條等工藝制。盡量選擇純玉米面制作的產品,即配料表中只有玉米面和水。純玉米面條適合胖、糖偏高等人群食用。

總之,了解不同品種的玉米對糖的影響非常重要。玉米的品種、加工方式和配料都會對糖產生影響。在食用玉米時,要據自的健康狀況選擇適合的品種和制作方式,并注意控制食用量,以保持糖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