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風的到來,人們開始想起過去的傳統,其中一個傳統就是在農歷九月廿二吃狗。然而,這個有著600年傳統的節日近年來已經逐漸消失了。這一消失的原因可以歸功于越來越多的狗人士的持續努力,以及全面食陸生野生的決定。作為一個不在《國家畜禽傳資源目錄》中列出的種,狗可能會被食,無法再上得了人們的餐桌。
自古以來,能夠上得了餐桌的都是用來祭祀的牲畜,比如豬、牛、羊等都是能為家庭經濟做出貢獻的。而狗作為一種不能用于祭祀的貢品,一直以來地位較低,無法上得了正式的宴席。正因如此,有俗語說“掛羊頭賣狗”,意思是狗比羊質量差。小時候,資匱乏,每到過年,小舅舅家都會養一只中華田園犬請大家聚在一起吃狗,這樣熱鬧非凡。但是看著從小養到大的小狗,覺得吃狗確實是一件殘忍的事。然而,狗的味以及食用后帶來的溫暖,又讓我時時想起過年去小舅舅家吃狗的味道。
然而,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小舅舅家也不養狗了,市場上也沒有狗供應,狗就為了我的記憶中的味道。直到2011年之前,大排檔還在售賣狗,每到深秋的時候都會推出“狗煲”、“紅燒狗”等菜品。然而,自從2011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反對吃狗的聲音響起,現在已經很能看到大排檔賣狗了。新聞報道稱,狗產業已經演變一個黑市產業,來源不明,沒有經過檢疫,衛生條件也很差,這為了狗的標簽和代名詞。因此,即便是之前喜歡吃狗的人,也不敢輕易嘗試了。
對于是否應該止吃狗,我想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我們都知道我們平時吃的鰻魚屬于瀕危種,然而并沒有法律止我們吃。這是因為如果止,就會損害到廣大漁民的利益。那麼相比之下,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呼吁止食用狗呢?是因為吃狗會傷害到養狗人的利益嗎?繁鰻魚困難,至今人們還沒有掌握人工繁鰻魚的技。如果能夠建立完善的狗養行業,是否能解決吃狗的矛盾呢?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