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抑制(Burst suppression, BS)是一種在醫務工作者中知名度較低的概念。雖然麻醉科和神經科學的醫生對這個概念有所了解,但在日常工作中很用到。作為麻醉科醫生,我曾認為只有當麻醉深度過深(BIS值<40)或溫過低時才會出現發抑制,而發抑制則可能與不良的臨床預后相關。然而,我對發抑制是如何產生以及到哪些因素影響知之甚。因此,我查閱了相關資料,并結合自己的理解與讀者分這個冷知識。

提到發抑制就不得不提腦電圖。在臨床麻醉中,完整的腦電圖記錄應用較,因為記錄方法復雜且需要多個電極,麻醉醫生也無法直接據腦電圖判斷麻醉深度。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麻醉深度監測設備是基于腦電數據計算得出的數值,比如我們知的腦電雙頻指數(BIS)和熵指數等參數。腦電波可分為δ波(0.5-3Hz)、θ波(4-7Hz)、α波(8-13Hz)、β波(14-30Hz)和γ波(30-80Hz),振幅范圍沒有明確的界限。研究人員將頻率較低的δ波稱為慢波,慢波在非快速眼睡眠(NREM)和麻醉維持期中占比較高,頻率較高的α波和β波稱為快波,清醒時腦電圖通常以快波為主。此外,當我們專注于某件事時,常常會出現頻率更高的γ波。發抑制是一種特殊的腦電模式,其在腦電記錄中表現為替出現的高電發波和低電抑制波,抑制期時形狀類似直線,電通常低于10微伏。國臨床神經生理學會的指南,發抑制的抑制期時長(<10微伏)必須大于記錄時間的50%,這就是我們下面要提到的發抑制比(BSR)。

發抑制的量化指標有兩個。第一個是發抑制比,通過限定EEG電和時間的閾值,將腦電劃分為發期和抑制期,然后計算抑制期時長與總時長的比值。這個指標相對簡單,應用廣泛。另一個指標是發抑制概率(BSP),它基于發抑制的狀態-空間模型,通過態分析能更好地呈現大腦抑制狀態的瞬時概率,并可以比較不同時間點上的抑制水平。

目前關于麻醉維持過程中發抑制的影響因素的研究還很據臨床觀察和部分研究結果,發抑制主要與腦代謝狀態相關,可能到影響腦代謝狀態的因素會對發抑制的產生和發抑制比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一個因素是麻醉藥的種類和使用劑量,如七氟烷等吸麻醉藥在較高劑量下可以發穩定的發抑制狀態,而靜脈應用的麻醉鎮靜藥如丙泊酚、依托咪酯和咪達唑侖在超出臨床應用劑量時也可以引發發抑制。和大腦灌注切相關,不適當的循環管理可能導致更多的發抑制發生,特別是合并有高等基礎病的老年患者,因為這些患者大腦流的自調節能力較差,當循環過低時可能會出現短暫的腦缺引發發抑制。另一個常見的影響因素是溫,低溫是發抑制的因,當患者溫降低時,發抑制可能增加。此外,二氧化碳分等也會影響發抑制的產生。

發抑制與臨床預后的關系仍然缺乏真實世界研究。腦電監測的門檻較高,后認知功能障礙等圍神認知狀態的改變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限制了相關研究的開展。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發抑制是后譫妄的危險因素,發抑制時間較短會促進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然而,這些研究樣本量較小,結論仍有局限,更準確的結論需要未來進一步的研究。

而言,關于麻醉期間發抑制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仍較。隨著神經科學技的進步,發抑制的基礎研究可能會有所進展。在目前廣泛應用神經影像學和多通道腦電監測的況下,臨床研究也將取得突破。對于更深了解麻醉藥對大腦的影響,解析這個問題可能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