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守護——烏藥

前幾天下午,我偶遇一位佝僂著腰在鄉間小路上行走的老人。出于好奇,我上前詢問,才得知他準備上山挖草藥。原來這位老人已經患有慢結腸炎十多年了,經常遭肚子痛和便的困擾。他曾經在各大醫院接過治療,花了幾萬人民幣,但病依舊沒有好轉。后來由于經濟負擔的原因,他選擇不再去醫院就診。幸運的是,有一位老中醫告訴他一個簡單的方子,效果不錯,而且價格實惠。這個方子的主要分是烏藥和紫蘇,再加上幾個蛋煎水飲用。南方的朋友們應該都見過烏藥,農民們經常砍回家用作柴火燒,但很有人知道它也是一味行氣止痛的良藥。在著名的胃腸止痛藥四磨湯中,烏藥就是其中之一。烏藥是樟科植烏藥的干燥塊,而產于浙江天臺山的烏藥質量優良,被俗稱為臺烏。它的主要有效分是倍半萜及其酯。現代研究表明,烏藥有鎮痛、抗炎、抗疲勞、抗氧化、調節胃腸運、降脂等作用。烏藥的溫味辛,歸屬肺、脾、膀胱和腎經。它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功效,適用于治療寒凝氣滯、腹脹痛、疝氣疼痛、經寒腹痛、氣逆急、膀胱虛冷、尿尿頻等癥狀。烏藥最有名的方劑是四磨飲子(也稱為四磨湯),它出自《蘭臺軌范》卷一方,由人參、檳榔、沉香和天臺烏藥四味中藥組。這個方劑的功效是行氣降逆,寬散結。它主要用于治療因七所致的上氣息、膈不舒、煩悶不食、胃腸疼痛以及肝氣郁結引起的膈脹悶、上氣急、心下滿、不思飲食、苔白脈弦等癥狀。烏藥有辛溫香竄的特,可以升發,也可以降散,善于調理氣機,被視為君藥。而沉香則有純升發、重降散的特,味道辛辣且有散發作用,氣勢雄壯,烏藥研磨服用后能散發、疏通阻滯的氣,被視為臣藥。檳榔的辛溫質可以降泄,破積下氣,與烏藥、沉香相輔相,使得行氣之中蘊含降氣的功效。然而,由于過于辛散容易耗損正氣,所以方劑中還需要加人參來益氣扶正,使得郁滯得以舒暢而不傷正氣。四味藥的配伍可以使得郁滯的氣暢通無阻,逆行的氣得以平復。最后,提醒大家一句,氣虛和熱證患者不宜單獨服用烏藥,若需要配伍使用,應咨詢專業醫師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