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丸是《傷寒論》中治療蛔厥的主方,據稱可用來治療頑固䐜脹,這一說法似乎有些難以置信。然而,筆者近年來多次使用烏梅丸治療䐜脹,下面將通過一例頑固䐜脹的臨床案例來證明其療效。

病例一:患者牟某,,48歲,于1992年10月20日就診。患者夜間臍部兩側出現脹滿,導致難以睡;即使在昏昏睡的狀態下,每天凌晨2到3點鐘,臍部兩側的腹壁會鼓起并且脹急。由于脹滿難以忍,患者只能坐起,自行輕臍部良久,脹滿稍微減輕,才能逐漸睡。這種癥狀已經持續了多年,曾經進行了、B超、X、腸鏡等多項檢查,但未發現任何異常。中西藥治療也多次嘗試,但效果不佳。據刻診,患者表現為上述癥狀,面略呈青黃,口苦咽干,納差,大便不形且排便不暢,月經不規律,舌質偏紅,苔薄黃,脈弦略數,按不敏。回顧之前的治療方案,包括柴胡疏肝散、厚樸三湯、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等疏肝行氣破氣方劑,香砂六君子湯合保和丸半補半消方劑,以及補中益氣湯等,但都沒有起到明顯的效果。經過深思慮,筆者認為這是一種肝氣旺盛、膽火郁結、中土虛弱的綜合證候,需要使用烏梅丸這樣的整復方來調節木土失和。于是,據烏梅丸的原方,調整了各藥味的比例,配方為烏梅40g,北細辛9g,干姜15g,黃連6g,附片9g(先煎),當歸6g,焦黃柏9g,桂枝9g,紅參9g,川椒6g,共3劑,用水煎服。患者當晚只服用了頭一劑,臍部兩側的脹急在凌晨時分沒有再次出現,第二天早晨患者覺䐜脹大大減輕。服用完3劑后,䐜脹完全消失,沒有復發。至今已經隨訪了4年,癥狀沒有再次出現。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理解到烏梅丸治療頑固䐜脹的療效。以往認為䐜脹是由于氣滯堵塞所致,因此需要行氣破氣的治療方法。然而,在烏梅丸中,并沒有單獨的行氣破氣藥,那麼它是如何治療䐜脹的呢?《素問》中提到:“厥氣至為䐜脹”,又說:“濁氣在上,則生䐜脹”。綜合起來看,當肝氣旺盛,相火侵襲明中土,導致土虛失去升清降濁的功能時,濁氣會逆行并引發䐜脹。如果是這種寒熱虛實混雜的木土失調證候,泛泛地行氣破氣,或者半補半消,甚至竟然塞因塞用,都不會有明顯的效果。而烏梅丸則選擇地使用烏梅,這種酸味的藥,直接進肝經以收斂肝氣和瀉肝火(肝以散為補以斂為瀉);同時使用川椒、細辛、干姜、附子、桂枝這些辛溫剛燥的藥,配合黃連、黃柏這些苦寒的藥,寒熱剛并用,可以泄解厥肝火并和調。再加上人參、當歸這些甘溫補明的藥,烏梅丸在整上綜合調節木土失和證候中表現出最佳的復方效果。因此,烏梅丸在治療本例中的臍部兩側頑固䐜脹時,效果迅速而出人意料。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將烏梅歸類為收,僅注重其斂肺、腸、生津、安蛔的效果,而忽略了其開通暢達的功效。筆者在治療脘腹脹、脅脹、小腹脹、肩背痛脹等氣機壅塞的癥狀時,即使不使用烏梅丸,也經常在方劑中加30~60g的烏梅,效果顯著。因此,可以確信烏梅在酸斂收的同時,也備開通暢達的力量。據古籍記載,《神農本草經》稱烏梅能“下氣”;《肘后方》中說烏梅可以治療“心腹脹痛”,《本草綱目》引用了“龔氏經驗方”中烏梅治療“梅核膈氣”的案例。種種記載表明,烏梅備開通暢達的功效。因此,在臨床使用烏梅丸治療木土失調的䐜脹時,需要重點使用烏梅來實現開通暢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