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臨床上對抗菌藥的大量使用,導致耐藥病例數量激增,給臨床治療和患者的健康帶來了重大傷害。這是因為對抗菌藥的抗菌作用及應用的認識不足,許多人錯誤地認為只要是消炎藥,就可以治療任何炎癥。濫用抗菌藥導致了經濟負擔加重和耐藥菌株的出現。因此,今天藏區醫者想簡要地介紹一下抗菌藥的概念和基本知識,供大家相互分流。

抗菌藥是指對細菌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的藥,用于預防和治療細菌染,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半合的抗菌藥。理想的抗菌藥有高度選擇,對人無毒或低毒,不易產生細菌耐藥,并有良好的藥代力學特

據抗菌藥對細菌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干擾環節,其抗菌作用機制包括干擾細菌細胞壁合(如青霉素、頭孢霉素、萬古霉素等)、增加細菌胞質的通(如多粘菌素、制霉菌素、兩霉素B等)、抑制細菌蛋白質合(如氨基糖苷類)、抗葉酸代謝和抑制核酸代謝(如磺胺類、喹諾酮類、利福霉素類)等。

細菌耐藥的出現會降低或使抗菌藥無效,可分為固有耐藥、獲得耐藥和叉耐藥。特別是多重耐藥對疾病的治療造了極大困難,也加快了對新抗菌藥的需求。細菌耐藥產生的主要機制包括產生滅活抗菌藥的酶、細菌抗菌藥靶位結構改變、降低細菌外的通、加強主排出系統等。

為了實現對細菌染的有效、安全抗菌治療,減細菌耐藥,必須堅持合理應用抗菌藥的原則:明確病因,針對用藥;據藥藥代力學/藥效學原理指導臨床應用;據患者的病理生理狀態合理選擇藥;嚴格控制抗菌藥的預防應用;防止和杜絕抗菌藥的濫用;防止聯合用藥的濫用。這樣才能有效地治療細菌染,減細菌耐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