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瀉,又稱水瀉、芒芋、鵠瀉、澤芝、及瀉、天鵝蛋、天禿,是一種澤瀉科植,被廣泛應用于中藥領域。澤瀉的塊在冬季葉子枯萎時采挖,經過除去葉及須、洗凈和微火烘干的理后,再撞去須皮。它是一種多年生沼澤植,高50~100厘米,地下有塊,球形,直徑可達4.5厘米,外皮呈褐生多數須。葉生,葉柄長5~54厘米,葉鞘寬5~20毫米,葉片橢圓形至卵形,長5~18厘米,寬2~10厘米,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廣楔形,圓形或稍心形,葉脈6-7條。澤瀉的花由葉叢中生出,總花梗通常5~7,生,集大形的生狀圓錐花序;小花梗長短不等,傘狀排列;苞片披針形至線形,尖銳;萼片3,綠,廣卵形,長2~3毫米,寬1.5毫米;花瓣3,白,倒卵形,較萼短;雄蕊6;雌蕊多數,離生,子房倒卵形,側扁,花柱側生。瘦果多數,扁平,倒卵形,長1.5~2毫米,寬約1毫米,呈褐。澤瀉的葉(澤瀉葉)和果實(澤瀉實)也可用作藥材。澤瀉主要生長于沼澤邊緣,分布在中國的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四川、貴州、云南、新疆等地。四川、福建地區有大面積的澤瀉栽培。澤瀉的干燥塊類圓球形、長圓球形或倒卵形,長約4~7厘米,直徑約3~5厘米,表面黃白,未去盡皮者呈淡棕,有不規則的橫向環狀凹陷,并散有無數突起的須痕跡,在底部尤,質堅實,破折面黃白,帶顆粒,氣微香,味微苦。澤瀉的味為甘、寒,歸腎、膀胱經。它的功效包括利小便、清熱,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痰飲眩暈、熱淋痛以及高脂等癥狀。澤瀉還有利水滲和泄熱的作用,適用于水停之尿、水腫、瀉痢及熱淋濁等癥。此外,澤瀉還可以清瀉腎火,用于虛火旺等證。但是,腎虛者忌服澤瀉。澤瀉有許多附方,可以用于治療臌脹水腫、心下有支飲、冒暑霍、妊娠遍浮腫、熱黃疸、寒腳氣、小兒齁蛤、酒風、風虛多汗、腎臟風生瘡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澤瀉時應避免與海蛤、文蛤等藥同時使用。以上是關于澤瀉的形態、分布及功效的介紹。以上容摘自網絡,謹對原作者表示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