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病是一種慢疾病,主要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屬于祖國醫學中的胃脘痛范疇。已故的秦伯未老先生認為,潰瘍病的發生和發展始終存在著志和飲食的因果替。肝屬于木,主管志,而脾胃屬于土,主管運化飲食。許多病例證明,在潰瘍病發生之前,病人常常有緒波和飲食失調的歷史,臨病時,常常由于緒或飲食不當而發疾病;在病程中,病變的程度常常與緒和飲食的波正比。因此,潰瘍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與緒異常和飲食損傷切相關。

胃脘部(上腹部)是胃和十二指腸的投部位。各種病邪導致胃和十二指腸腑氣不通,必然引起胃脘部的疼痛。由于胃和十二指腸的位置不同,脘痛的發生也有先后之別。胃連接食道,在胃的上方,當食胃時,胃充盈,胃氣無法通暢,就會出現食反流的癥狀;十二指腸位于胃的下方,食胃后經過胃的消化,排放才能進十二指腸,如果十二指腸腑氣不通暢,就會導致胃虛腸實,產生疼痛,這種疼痛常常出現在空腹或時。此外,胃和十二指腸的病因質不同,其疼痛的質也不同:氣滯引起脹痛,熱郁或虛引起灼痛,虛寒引起痛,瘀引起刺痛。胃脘疼痛只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的病位反映,而引起整癥狀的病因質更多,更有綜合診斷的價值。例如,胃腸腑氣不通暢,腑氣失和降而上逆,會出現惡心、嘔吐、口、失眠等癥狀;脾胃蘊,或肝郁化熱,或脾不運化生,會出現吐酸、嘈染等癥狀;胃熱熾盛、迫妄行,或脾虛不能統,或脈絡疥滯,溢脈外,會出現吐、黑便等出癥狀。

治療潰瘍病的常規方法是理氣止痛,常用的方劑是柴胡疏肝散。服用劑型以丸藥、片劑或散劑為宜,這是為了減輕胃腸充盈,緩解脘痛。在臨床實踐中,需要審證求因,辨證施治,況進行靈活加減。對于氣滯無寒熱的患者,可以全方進治;對于氣部化熱的患者,可以去除陳皮、木香,加黃連、知母等以泄熱和胃;對于胃虛腸寒的患者,可以加、黨參、于姜以溫中散寒;對于吐黑便的患者,可以加桃仁、紅花、三七等以止化瘀;對于熱的患者,可以改用一貫煎加減治療。前面提到,潰瘍病的主要因是志和飲食,在藥治療中,必須配合志和飲食療法,使病人的緒穩定,心舒暢,飲食調節,才能短治療時間,提高療效,實現病愈。

紀東濤醫師指出,潰瘍病的發生多與氣滯、瘀、痰食郁積有關,嚴重時會出現出和便。治療的重點在于辨證施治,例如,如果脈搏弦細,說明病位在肝,需要疏肝理氣,可以使用逍遙散、四逆散等;如果脈搏,說明病位在脾胃,需要健脾化食積,可以使用健脾散、保和湯等;如果脈搏,說明肝郁和氣郁滯,需要理氣化瘀,并緩解肝臟的疼痛,可以使用柴芍六君子湯;如果脈搏沉細,胃冷反酸,說明脾不振,可能伴有腰冷涼,說明脾腎虛,寒會導致凝結,凝結就會引起氣不流暢,不流暢就會產生郁熱,這時不可因為舌苔黃、干燥而盲目使用涼藥。需要慎用止和生,單純地止和生,并不是調理矛盾的好方法,這是西方思維,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