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文化的博大深值得我們深研究和讀。藏區醫者在不斷的學習和理解中,讀到《溫熱論》中與汗、津的相互關系。有了自己一點點的理解和啟發,在這里藏區醫者就淺談一下“救不在,而在津與汗”的個人理解。與各位探討和相互學習,不足之,敬請諒解。

《溫熱論》中提出了“救不在,而在津與汗”的治療大法,針對溫病邪侵后容易造耗傷的況。溫病是由溫熱病邪引起的熱象偏重,易于化燥傷的一切外病的總稱。這類疾病在質和證候表現上都以火熱為特征。熱邪不燥胃,必耗腎。在整個溫病的發展過程中,幾乎都有傷的現象,尤以后期更為突出。各種外病邪如溫熱、暑、燥火、疫癘等侵襲,導致發熱、汗出、食、吐瀉等耗傷,延誤失治,或誤汗、誤下,誤用溫補,恣用淡滲利水,或平素虛之,以及瘡家、衄家、亡家等都可能導致溫邪化燥化火,傷津耗,繼而還可耗氣傷,甚至亡,危及生命。因此,保護、滋養為治療熱病的關鍵。養護津有扶正法邪、調整平衡的作用。

在生理上存在著切的關系,二者的生都來源于水谷氣,津滲于脈中,即為,所以有“津同源”之說。在病理況下,和津之間也相互影響,尤其在熱病過程中,由于高熱熏蒸、汗出又多,奪汗者無,形脈空虛、津枯燥等病變。因此,治療時需要滋。溫病用滋和雜病有所不同,雜病重在滋補有形之,溫病重在生津養,以制止汗外泄。救尤易,是指在溫病過程中使用救之品,不出寒涼,以寒治熱,易于理解,易于掌握。救不在,是指救的目的不在于滋補。救需要充之藥,以補藥之,作瀉藥之用,既可攻實,又可防虛。在溫病治療過程中,以顧護津為第一要義,救是溫病治療的大法。

溫病初起時,邪在衛分,衛氣郁阻,治療即需顧護津,防止變端。可以使用辛涼表的藥,佐以甘潤。例如銀翹散,配合了竹葉、蘆等甘寒之品,甘可以補胃氣、和胃氣,寒可以清熱降火,以使水谷微上輸于肺而為津。秋令燥邪初襲于肺,可以使用辛涼甘潤的桑杏湯,配合沙參、梨皮養潤燥,以使邪去而津不傷。暑初起,發汗后暑證悉減,但頭微脹、目不了了,余邪不解,可以使用清絡飲芳香逐邪,配合西瓜翠等藥,既能清暑滌熱,又能顧護津

明氣分熱盛,正勝邪實,邪正爭,導致熱大、口大、汗出大、脈洪大等癥狀,治療時不可用苦寒直折之品,也不可滋之味,而是可以使用辛涼重劑的白虎湯。白虎湯的功效主要在于清邪以治本,不傷津。如果脈浮大而芤,汗大出、微,甚至鼻孔扇者,可以使用白虎加參湯。白虎主退邪熱,人參固正,使能生,以救化源之絕。如果溫邪里,結于胃腑,形明腑實,需要急下驅除邪熱,以達到急下存的目的,但切忌妄下、過下以防耗傷胃腎之據患者質差異而采用不同的攻下方法,例如使用大小承氣或調胃承氣。如果下后數日,熱不退,或退不盡,口燥咽干,苔干黑,或金黃,脈實而有力,可以使用護胃承氣湯或增承氣湯增水行舟。

溫病后期,熱邪久羈,劫灼真,或誤汗、誤下津被劫,助邪深傷及肝腎,或溫邪久羈中焦,克伐腎水,或勞倦傷,素有肝腎不足,復溫熱燥邪,都可以導致真明虧耗。這時,可以使用加減復脈湯、一甲、二甲、三甲復脈湯等滋補真的方劑。另外,還可以使用苦甘合咸寒,酸甘合酸苦的瀉南補北法治療虛火熾之證,例如使用黃連阿膠湯治療溫病,使用連梅湯治療暑溫病后期等。

此外,還可以使用甘寒增、滋養肺胃的藥來治療溫病津氣耗散況,例如沙參麥冬飲、益胃湯、五飲、竹葉石膏湯、雪梨漿、牛飲等。而在溫病后期虛有熱的況下,可以使用咸寒滋潤的藥填補真,例如使用大小定風珠湯。另外,還可以使用酸斂藥和人參、麥冬、甘草配伍,以酸甘化,斂氣生津的藥來治療溫病后期真明虧耗的況,例如使用生脈散。在溫病治療中,需要調和津,使之外潤表皮滋五臟六腑,以促進康復。

綜上所述,溫病救不在于滋補,而在于護津、生津、養津。只有津調和,才能變化為,才能維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在溫病治療中,需要注重保護津,使用辛涼護津、甘寒生津、咸苦下奪以存津、酸甘化、咸寒增等方法來調和津,以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