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鹽對健康的影響很大,不僅會降低值,還可能導致高、卒中等心腦管疾病的風險增加。在健康飲食的原則中,減鹽是最重要的一項,也是我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的重要目標之一。一項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上的研究通過建模預測發現,中國若能在1年平均每人減鹽1克,就能使平均收降低約1.2毫米汞柱。如果能堅持這一減鹽目標到2030年,大約可以預防900萬例心腦管事件,其中有400萬例有致命的危險。每年的9月15日所在的第三周被設立為全國減鹽周,專家們在《生命時報》上發表了關于科學減鹽的建議。訪的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景浩表示,每天減1克鹽對有哪些影響呢?
據倫敦瑪麗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使用中國現有的地區、人口、年齡、鹽攝量、、疾病等數據編制的模型,可以預測出中國年人口實現“三步走”減鹽目標時的疾病風險降低況。當每天減1克、3.2克和6克鹽時,疾病風險會有多大程度的降低呢?
中國當前的人均每天鹽攝量為11克,如果能在1年實現人均每天攝10克鹽,就可以使平均收降低約1.2毫米汞柱,同時缺心臟病發病風險降低4%,中風風險降低6%。如果能堅持這一減鹽目標到2030年,大約可以預防900萬例心管事件。
每天減3.2克鹽,就可以實現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中期目標,即到2025年人均食鹽攝量減30%。模型預測,到2025年時,國人的平均收將降低約3.8毫米汞柱,缺心臟病發病風險降低約13%,中風風險降低約17%。如果能持續到2030年,大約可以預防1400萬例心管事件。
每天減6克鹽是我國“健康中國 2030”規劃中設定的目標。在2030年前實現人均每日減掉6克鹽,預計平均收將降低約7.1毫米汞柱,缺心臟病發病風險將減23%,中風風險將減30%,可以預防1700萬例心管事件。
研究者表示,如果實現并且保持全民限鹽,就能減中國數以百萬計的“不必要”心管疾病和死亡。過多的鹽攝會對、腎臟健康等產生不良影響。景浩表示,過多的鹽會破壞鈉離子轉運秩序,導致細胞離子換紊,進而出現管異常收、管水腫和狹窄、水鈉潴留等況,最終導致高。高又是心腦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每升高20毫米汞柱,心腦管事件風險增加1倍或更多。高鹽飲食也會增加腎病、胃炎、胃癌、老年癡呆和哮等疾病的風險。
為了控制每日鹽攝量,專家提供了一些實施方法。首先是要用好限鹽勺,限鹽勺的容量為2克,按每人每天攝5克鹽計算,每人每天最多使用2.5勺鹽,可以將鹽適量分配在一日三餐中。其次,可以使用調料代替鹽,比如在炒菜時加蔥、姜、蒜、蘑菇、花椒、八角、辣椒、檸檬等,可以增強食的風味而不增加鈉含量。酵母提取也是一種風味增強劑,可以在減鈉攝的同時保持食的咸鮮味。此外,在烹飪時巧妙地加鹽也是一個方法,使用碘鹽烹飪時,鍋時放鹽碘的利用率僅為10%,炒菜過程中放為60%,出鍋時放為90%,涼拌時放可達100%。此外,警惕形鹽也很重要,比如醬油、、味等調料,以及佐餐的拌飯醬、咸菜、腐等都含有大量的鹽。還有一些食雖然吃起來不咸,但是鈉含量卻很高,比如餅干、薯片、話梅、方便面、面包等,最好吃或者不吃。對于慢病患者來說,尤其需要注意控制鹽攝量,高、糖尿病和腎病患者每日攝鹽不應超過3克,病嚴重的患者更需要嚴格控制鹽攝量。
總之,減鹽對于健康至關重要。通過科學的減鹽方法,我們可以降低心腦管疾病的風險,預防許多慢病的發生。因此,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減鹽的攝,并采取合適的替代方法,以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