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班時,天已晚。正當我小心翼翼地踩著樓梯時,一個令人心酸的場景映眼簾: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婦人,滿頭白發,皺紋深刻,牽著兒,坐在冰冷的椅子上。婦人手中握著一疊檢查資料和為數不多的現金,眼神中出一種無奈和無助。兒,看上去三十歲左右,臉蒼白,神萎靡,似乎被病痛折磨得失去了生氣。從醫近30年的經驗告訴我,這是一對從外地來看病的母,家庭狀況可能并不太好。看著們無助的樣子,我心中百集,卻無法為們提供實質的幫助。

老婦人看見我,眼中閃過一:“您是李主任嗎?我帶著兒特地從外地來到鄭州,想請您為看看。可是今天沒掛到號,抑郁癥多年,一個月前又發病了,就這樣不說話,吃了西藥也沒用,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我在網上看到了您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帶著過來。沒想到沒掛到號,只好在這里等一晚,明早再來。”說著,遞給我一百元:“主任,這錢請您務必收下,就算掛號費,請先給孩子看看吧。”作為一名母親,我當然理解當媽的心。我婉拒了遞過來的錢,領著們進了診室。經過詳細的詢問和檢查,我為患者開了藥。在離開之前,我還準備了一份日常注意事項和飲食,并告訴可以記下我的電話號碼,下次就不用再來回奔波了。著他們漸行漸遠的背影,我的眼眶不潤了。

我深知,在我們眾多的普通家庭中,孩子患上神疾病就如同烏云頂,有的家庭甚至會因此陷困境,因為要照顧家人導致無法正常工作,經濟力倍增。因此,我始終告誡自己,不要過度開藥,以免病人承不必要的經濟負擔。我始終銘記自己的初心,為一名中醫醫生,治病固然重要,但心靈的療愈同樣不可忽視。盡管我并非醫湛的醫生,但只要有人需要我,我定當竭盡全力,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