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溫姍(化名)因肩周炎患病,每周都不得不前去醫療機構接針灸、推拿等治療。然而,搶號、找醫生、排隊等流程總是耗費大量時間,讓到苦惱。但今年1月1日,《深圳市專科護士培訓和管理辦法》開始實施,給取得專科護士證書的護士開放了一定的方權,這意味著在專科護理門診或者社區健康服務機構,護士可以據衛生健康部門公布的目錄開檢查申請單、治療申請單和外用類藥品。

專家認為,隨著醫生人力資源不足,給專科護士開放部分方權,能夠最大限度地為患者提供優質醫療護理服務。同時,也能增加護士的職業認同,為護士的職業發展和社會地位帶來新的機遇。然而,專科護士擁有部分方權也意味著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范圍、程度以及監督制度和責任分擔方式等問題亟需明確。

溫姍工作繁忙,因肩周炎飽折磨,總是到疲憊不堪。醫療機構的號源張,每次都要通過搶號來掛上醫生的號,然后再排隊做理療項目。發現醫生每次開方基本一樣,覺得如果直接找醫院護理門診護士開方,應該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同樣,50多歲的楊藝也對這種到不解,他認為定期檢查的況,沒有必要每次都找醫生開檢查申請單。

深圳市的這一舉措并非突兀,因為隨著老齡化和慢病人群的增多,人們對于護理的需求日益增長。因此,專科護士開放部分方權可以有效地回應老齡化加速和慢病多發對護理的需求。此外,國家目前倡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讓專科護士擁有部分方權可以降低醫療服務的本,提高效率。

隨著深圳市的立法和政策調整,專科護士需要經過理論培訓和臨床實踐,還要通過市衛生健康部門組織的終期考核,才能取得方權。這對于提高護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確保患者用藥安全有著重要意義。同時,為了跟上方權開放的需要,專科護士培訓也需要提上日程,提升護士隊伍的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