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貝母和川貝母都是常用的中藥材,它們在中醫藥學中有著獨特的應用和藥特點。

浙貝母的質是苦寒的,歸屬于人肺經。它有開郁散結的功效,適用于治療肺氣郁結和熱痰。用量一般為4~10克。浙貝母的苦寒質有助于消化熱邪。但是,對于寒嗽不宜使用,需注意避免與烏頭同時使用。

川貝母的質是甘微涼的,歸屬于人心肺經。它有潤肺化痰的作用,用量一般為5~10克。與烏頭同樣需避免同時使用。川貝母相比于浙貝母,雖然在清火散結方面的功效不及浙貝母,但在潤肺化痰方面的作用卻更強。因此,在虛或肺燥引起的咳嗽中,宜選擇川貝母。對于外風熱或痰熱郁結引起的咳嗽,宜選擇浙貝母。在應用這兩種藥材時,需要據疾病的虛實況來確定。

的使用需要據其能和用途來進行配伍。醫生在用藥時需況來靈活搭配,以擴大藥的應用范圍,更切地治療疾病。舉例來說,浙貝母與瓜蔞皮的搭配,兩者都有苦寒的質,相互協同作用,適用于風熱犯肺引起的咳嗽,悶不寬,痰粘難咯,口干咽燥,甚至咳逆痛等癥狀。浙貝母和瓜蔞皮的合用有助于達到清潤肺氣、潤、寬中和降的作用,使痰容易咳出,從而舒緩癥狀。

川貝母和麻黃的配伍也有獨特的應用。一方面,川貝母的甘微涼質與麻黃的辛溫質相輔相,可用于治療外風邪引起的發熱無汗、滿氣急、咳嗽多痰、鼻塞聲重等癥狀,促進外邪解表和痰清除,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川貝母不僅有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還有清心滌痰、開竅的功效。我常常將川貝母與黃郁金配伍使用,用于治療風溫犯肺、逆傳心包的癥狀。病人常出現高熱不退、咳嗽氣促、痰涌鳴以及神昏請語等況。使用“熱轉氣”方劑(麻杏石甘湯加味)可以預防心衰的發生。

對于老人和兒的咳嗽,無論有無寒熱癥狀,使用川貝母和延胡索的配伍可以顯著止咳。川貝母和延胡索按照1:1的比例研磨,每次約5克,可以配合其他藥一起服用,也可以用9克冰糖化水調服。這種組方不僅可以起到止咳的效果,還可以緩解痛。

浙貝母和川貝母的應用在不同年齡段的咳嗽中也有一定的特點。對于嬰兒的咳嗽,特別是無寒熱氣況,每天使用川貝母極細3~5克,與混合糊狀,涂抹在頭上供兒吮吸,方便、安全且有效。吮吸一兩天后,肺部的痰逐漸從氣管咽部進食管,并隨著大便排出,咳嗽也會逐漸停止。

對于虛引起的老人長期咳嗽,干口燥且難以緩解的況,可以采取一種方法。將黃梨核取出,填川貝母5克,放飯鍋或蒸籠中蒸,每日食用2枚。這樣可以潤肺、潤腸,滋養津,使大便通暢,咳嗽癥狀也會減輕。

在漢唐以前的中醫藥書中,只記載了貝母這一個藥,沒有區分浙貝母和川貝母。現代中醫方劑學引用的方劑,如百合固金湯、養清肺湯、貝母瓜萎散等,也只記載了貝母而沒有區分川貝母和浙貝母。然而,據現代藥學研究,川貝母和浙貝母都可以擴張支氣管平有明顯的鎮咳作用。同時,研究還發現這兩種貝母都有降的作用,其中以浙貝母更為優秀。

綜上所述,浙貝母和川貝母在中醫藥學中有著獨特的應用和藥特點。在使用這兩種藥材時,需要據疾病的況來確定使用方式和用量。同時,醫生需據藥能和用途進行靈活配伍,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