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作為一種常見的病毒傳染病,每年都在全球范圍造了數百萬的重癥病例和數十萬的呼吸道疾病相關死亡病例。為了增加公眾對流的了解,11月1日被定為“世界流日”,并且《健康報》特別策劃了一系列專題報道,采訪了權威專家,探討了流的防控形勢、政策、應對策略和經驗。
流是一種由流病毒引起的急呼吸道傳染病,甲型和乙型流病毒每年都會季節地流行,其中甲型流病毒甚至可能引發全球大流行。在中國,流冬春季節是流的高發季節。雖然流被認為是一種自限疾病,但由于人群普遍易,且部分患者可能會發展為重癥病例,因此其所帶來的疾病負擔是不可小覷的。
據趙曉東介紹,每年流都會在全球范圍引起季節的疫,并且可能引發不可預測的大流行,對人類健康構巨大威脅。在中國,每年因流就診的病例數達到340萬,門診負擔為464-1320元,住院負擔為9832-25768元,流相關死亡病例高達8.81萬例。
為了應對流的威脅,我國的流防控意識逐漸提高,防控措施也日益完善。盡管每年的流防控政策都會據當年的疾病流行況進行一些調整,但減發病、減傳播、減重癥一直是防控的主題。2020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修訂了《流行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進一步完善了兒流臨床表現和并發癥的相關容,規范了流抗病毒藥的使用方法,并對輕癥流中醫辨證治療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
在新冠疫之后,我國的傳染病防控策略開始從單病防控轉向多病共防。隨著傳染病檢測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病原進行共同監測和防控,以提高防控效率為發展趨勢。蔣榮猛指出,為了更好地應對突發的傳染病疫,在常規防控階段,提升防控能力是必要的,包括提升傳染病的監測預警能力、疾病預防和控制能力,以及傳染病大流行的應對準備能力。
從衛生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接種疫苗仍然是預防流最本效益的方法。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南,《中國流疫苗預防接種技指南(2023-2024)》指出,接種流疫苗可以有效減流相關的門急診、住院和死亡人數,降低治療費用,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老年人、兒和慢基礎疾病患者接種流疫苗都有較高的本效益。
為了更好地應對全球流大流行,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范圍建立了流監測與應對系統,采集各國流病毒標本進行基因測序和抗原檢測,據檢測結果了解全球流活況。每年2月和9月,WHO召開北半球和南半球的疫苗毒株推薦會,為全球流疫苗生產提供參考。為了增加接種疫苗的效果,WHO建議各國將老年人等高危人群的流疫苗接種率目標設定為75%。
除了疫苗接種,隨著藥研發的進展,臨床抗流藥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彭劼的醫學團隊發現,一些新藥如瑪沙韋在患者染早期有較好的病毒抑制效果,患者依從更好。盡管與之相關的衛生經濟學研究還在進行中,但目前的臨床觀察結果在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領域至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綜上所述,流的威脅不可小覷,但隨著防控政策的完善和疫苗接種的重要的認識,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流的流行。通過加強防控能力的提升、推廣疫苗接種和藥研發,我們可以減流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保護公眾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