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招季,90后和00后畢業生積極尋找工作。他們利用互聯網原住民的優勢,通過反向調查企業,全網搜索用人單位的背景、財務狀況和雇主口碑,查閱行業白皮書,分析公司的未來發展,綜合考慮人力資源部門的承諾。CRO行業機會前景廣闊,畢業生們爭相涌向泰格醫藥的校園招聘會,無論是項目還是培訓,泰格醫藥都備矚目。畢業生們私下里流稱,進泰格醫藥,一年學到的可能比在其他公司待兩年學到的還要多。在泰格醫藥做臨床試驗項目的經驗非常重要,擁有一兩年的泰格經驗,跳槽到其他公司也會非常搶手。這家公司的實力不容小覷。

泰格醫藥的創始人曹曉春在34歲時在外企求職壁,無奈之下與合作伙伴葉小平共同創立了一家CRO公司,葉小平拿出了自己的10萬元作為創業啟資金。經過18年的風雨歷程,泰格醫藥為了一家市值達到784億元,在全球5大洲擁有52個國家、170多個辦事和研發基地,擁有8000多名專業人員的大型醫藥企業。很有人能夠想到,如今位列福布斯亞太商界權力榜、影響著全球醫藥市場的大佬,曾經是一個家境一般、因英語失利而無法進外企的青年。對于無數的學生和有志之士來說,泰格醫藥絕對是一家充滿夢想的勵志企業。

2020年,張磊的《價值》一書中提到了“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這句金句,被投資界廣泛引用。在泰格醫藥上,這句話得到了驗證。2018年6月,高瓴資本首次購買了500萬泰格醫藥的票,兩年之后價漲了4倍。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高瓴資本持有750萬泰格醫藥的份,市值達到8.08億元。泰格醫藥有著自己的競爭優勢。盡管規模比不上藥明康德和康龍化等公司,但與藥明康德全產業鏈相比,泰格醫藥專注于臨床領域,主要代理完臨床1-3期試驗以及上市注冊申請等工作,是與醫生和病人打道的“輕資產”產業。經過18年的發展,泰格醫藥形了核心競爭力,擁有最多的臨床試驗團隊,最廣泛的覆蓋網點,以及最富的研發數據。在國臨床CRO行業中,泰格醫藥無人敢說自己是第二。即使與藥明相比,2021年泰格醫藥的臨床CRO業務收約為29.94億元,利率為44.77%,相較之下差距并不小。

開展臨床試驗需要大量備化學、生學、藥學和臨床醫學等專業背景的人才。臨床CRO公司需要提供與臨床試驗相關的I~IV期臨床試驗運營、數據管理和統計分析、臨床試驗現場管理和試者招募等一系列配套服務。市場對于臨床CRO公司的標準要求非常高,要求更加高效、低本地輸出研究果,滿足藥企全球化競爭需求,并備與治療領域匹配的專業知識,并在公司規模、團隊專業知識背景、法規審批事項等方面表現出。在臨床CRO領域,國有400多家本土企業,規模相對較小,業務各有專長,但要滿足藥企全面、個、細致的要求,泰格醫藥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無疑是首選。因此,無論是已經進該行業的專業人員,還是即將畢業的學生們,都知道泰格醫藥的臨床試驗項目非常多,可以快速積累經驗,為職業發展打下基礎。

與醫院的合作是臨床CRO公司的一個競爭壁壘。據說,在高瓴資本加之前,泰格醫藥曾計劃開設一家研究型醫院。而在高瓴資本的加后,二者合作共同投資了一個醫院集團,以臨床試驗為主營業務,使得泰格醫藥一下子拉開了與同行的差距。從業醫院的朋友提到泰格醫藥時表示,這家公司銷售的是對新藥研發的認知。毋庸置疑,泰格醫藥在臨床CRO領域的深耕多年,使得其備了深厚的護城河。

國際醫藥巨頭一直以投資并購擴大上下游生態為作風,強生、輝瑞和藥明都是如此。因此,泰格醫藥的對外投資引起了人們的議論,有人認為這是不務正業。然而,泰格近年來的投資表現非常出,過去7年投資了100多億元用于57家產業基金和30多家藥企。"泰格系"在業聲名顯赫,投資和并購方面穩健而準確。有傳言稱,由于泰格的創始人是醫學專業出,懂行,所以他們對有潛力的創新藥都進行了投資。這樣一來,泰格不僅獲得了臨床CRO的訂單,還增加了業務量。從泰格近年的利潤表現來看,投資收益一直是公司利潤的重要來源,這也是與藥明的不同之。值得一提的是,泰格的盈利能力更強:2021年,藥明的營業收為229.02億元,利率為36.27%;而泰格醫藥的營業收約為52.135億元,利率為43.55%。曹曉春既能賺錢,也敢于花錢。公司部進行權激勵,對外進行大量的投資。投資范圍涵蓋醫療械、創新藥企、生產機人、高管職位、實驗模型、原材料和IVD等領域。雖然步子邁得越大,越容易引起關注和猜疑,但面對全球化的大勢,泰格醫藥勢頭強勁,無法被阻擋。相比之下,藥明的境外收占比超過75%,康龍化的國外業務收占比為82.87%,而泰格醫藥的境和境外業務收各占一半,略多于境。泰格醫藥在海外市場的布局仍在不斷完善。市場風云瞬息萬變,現在全球最大的CRO公司Labcorp宣布將分拆為徠博科與一家尚未命名的臨床開發業務公司,這是否是一個信號呢?讓我們設想一下,一年后的CRO市場將會是什麼樣的格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