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唐玄宗的兒永樂公主從小就羸弱,多病纏。十三四歲時,仍然是個骨瘦如柴的黃丫頭。然而,當十五歲時,正值“安史之”發,永樂公主被媽帶著逃離了皇宮,流落到了陜西沙苑附近。在這段時間里,永樂公主常常以當地產的蒺藜子泡茶。令人驚訝的是,短短兩三年間,公主竟然病痛全無,逐漸變得亭亭玉立,細膩如凝脂,宛如出水芙蓉一般。永樂公主明白,這全是蒺藜子的功勞。
等到“安史之”平定,永樂公主也回到了皇宮。深知蒺藜子的神奇用途,便將它送給了皇兄唐肅宗服用。沒過多久,唐肅宗竟然變得目清澈,力充沛。唐肅宗因此大贊蒺藜子,賜給它一個新的名字——沙苑子。從此,沙苑子的名聲傳遍了天下。
沙苑子是豆科植扁黃芪的干燥種子。盡管沙苑子和黃芪并非來自同一植,但它們在植學上屬于近親。二者在功效上也有相似之。沙苑子味道甘甜,質溫和,歸屬于肝經和腎經。它有補腎助、固尿、養肝明目的功效。現代研究證實,沙苑子能夠增強機免疫力,同時有抑制小板聚集、降脂、保肝、抗癌、抗疲勞、延緩衰老、抗輻等作用。
《本草綱目》中記載著沙苑子的功效:“補腎,治腰痛泄,虛損勞乏。古方補腎祛風,皆用刺端黎。”沙苑子以其補益肝腎、收功能而聞名。它經常與龍骨、牡蠣、蓮子等藥配伍使用,用于治療腎虛泄、白帶過多,例如金鎖固丸(《醫方集解》)。此外,沙苑子還可以治療腎虛引起的腰痛、尿和尿頻。它還常常與枸杞子、菟子、花等藥配伍使用,用于治療肝腎不足導致的目失所養、目暗不明以及頭暈目眩等癥狀。
沙苑子是一種溫補固的藥材,適用于虛火旺、小便不利的人群。脾虛氣陷、臟下垂的人適合使用黃芪,因為它更能利水消腫、毒生,并有抗衰老的作用。沙苑子和黃芪都是古代宮廷中的藥,經過現代研究的驗證,它們的神奇功效得到了進一步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