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爾遜先生是一位四川名醫,他在治療虛痛方面有著富的經驗。他常常使用一種做“歸脾湯”的方劑來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疼痛。這個方劑的靈來源于陳修園治療“心腹虛痛”的經驗。修園曾說過:“虛痛就是心悸的疼痛,脈搏虛弱而細小或短而,心下有悸,按覺好轉,進食減,二便通暢,應該使用歸脾湯并加石菖一錢……”(摘自《時方妙用·心腹諸痛》)。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疼痛通常表現為長期持續的疼痛、時加重、喜歡溫暖和按量進食可以緩解等特征,顯然屬于“虛痛”。在這種況下,疼痛持續時間長,胃口不好,脾臟功能也較弱,導致水谷微難以消化,氣不足。因此,多伴有面蒼白、心悸氣短、失眠健忘等脾虛的表現。隨之而來的是心脾功能不足,氣不足,潰瘍病灶失去溫煦和滋養,沒有營養就會到疼痛,因此疼痛持續時間長,潰瘍病灶很難愈合。這種“惡循環”必須打破,而歸脾湯作為一種補養心脾的方劑,非常適合應用。據我的臨床經驗,服用這個方劑數劑后,疼痛逐漸減輕,胃口逐漸增加,心悸氣短、失眠健忘等癥狀也有所改善。歸脾湯治療這種病癥非常有效,不僅有甘溫補虛的功效。張景岳曾說:“氣虛寒,不能為心脾提供營養的人,最容易出現心腹痛的癥狀,而且只有在長期勞累、損傷以及憂慮不解的況下,才會出現這種病。”這話說得非常正確!這種疾病與七相關,憂愁、思慮會傷及心脾,進而導致胃的損傷。因此,修園主張“歸脾法主二”,實際上是暗示通過調暢志來恢復高級神經中樞功能。他的化裁方法包括:如果有肝郁的癥狀,可以加柴胡、白芍;如果疼痛很劇烈,可以加丹參飲;如果有胃酸倒流的癥狀,可以加烏賊骨;如果有黑便(指便)的況,可以加自制的“止散”(包括烏賊骨、白芨、三七等);如果便過多,可以適量加紅參(另外燉煮);如果有寒冷的覺,可以加炮姜;如果有熱,可以加丹皮、白芍;如果有氣的況,可以加藿梗、佩蘭;如果有脹痛、噯氣的癥狀,可以加旋覆花、赭石;如果有腹脹的癥狀,可以加厚樸、半夏。請注意:的治療和用藥,請遵循醫生的建議!本文摘自《經方大師傳教錄:傷寒臨床家江爾遜“杏林六十年”》,該書由江長康、江文瑜主編,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于2010年1月出版。本公眾號僅用于學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并注明出。封面圖片來源于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