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湯主之。據《類聚方廣義》和其他古籍的記載,心下的氣或氣會導致類似盤或覆杯的形狀。盡管外觀堅,但部卻空無一,所以形容為覆杯。這是為什麼稱其為水飲的原因。雖然枳湯、木防己湯、十棗湯、甘遂半夏湯和大陷湯都可以治療心下堅大,但因為病的不同,主方也有所不同。

據我個人的經驗,心下堅大的病通常是肝脾兩臟之一腫大,連及心下。然而,單獨使用枳湯的況較,多數配合使用小柴胡湯和大柴胡湯。枳湯的組是枳實七枚和白二兩,煮取三升,分溫三次服用。據《外臺》的記載,也有人將其稱為枳實湯。

此外,《千金要略》也提及了治療結氣的方劑,其中包括枳湯和桂姜棗草黃辛附湯。這兩個方劑的組略有不同,但都是用來治療水飲所致的病癥。桂姜棗草黃辛附湯適用于心下堅大、惡寒、發熱、上逆等癥狀。而枳湯則主要是利水,適用于心下堅大且小便不利的況。

在治療疾病時,秦越人和張仲景都是據病而選擇方劑,并不是憑空想象。因為決定治療方案時,他們不會僅僅依靠想象,而是據方劑中的證候來決定。要理解方劑的意義,就要先了解藥的作用。只有了解藥的作用,才能真正理解方劑。《方極》和《方機》中都提到了枳湯的適應癥,即治療心下堅滿和小便不利。《元堅》還指出,心下堅大與外浮腫不同,這是兩種不同的病癥。

附方中的防己黃芪湯適用于治療風水,脈浮而表證明病在表層,患者可能出現頭部出汗,但表面沒有其他病癥。患者的病主要集中在下腰,難以彎曲并有腫脹。這個方劑也可以在風病中使用。

綜上所述,水飲導致心下堅大,而枳湯可以治療這一病癥。此外,據病的不同,也可以使用其他方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