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蜈蚣,一種野生植,最喜歡在田邊旁、水田和曠野地生長。它的外形非常特別,系像蜈蚣一樣一節一節相連,因為常生長在水邊,所以被稱為水蜈蚣。水蜈蚣的果實呈球狀,布滿刺,對農作造了很大危害,還容易傷到種田勞作的人,因此經常被視為害草而除掉。然而,水蜈蚣實際上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中華本草》記載,水蜈蚣的全草和都能藥,平,味辛,無毒,歸肺、肝經,有清熱利、疏風解表、活解毒的作用,既能服也能外敷。它常被用于治療傷風冒、發熱頭痛、咽腫痛、瘡瘍腫毒發熱、風關節炎、跌打損傷、百日咳、皮瘙、蛇咬傷等病癥。在民間,水蜈蚣還被稱為“散寒草”。《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中也記載了它的功效,稱其能夠“散風,除陳寒,止咳嗽”。《四川中藥志》中也有對水蜈蚣的記載,稱其能夠治療冒風寒、無汗頭痛、筋骨疼痛、惡寒發熱等癥狀。
臨床上,水蜈蚣常被用于治療惡寒、大便清稀、四肢逆冷、腹痛、無汗、頭痛、發熱等癥。然而,這種藥并不適合孕婦、哺期和質虛弱的人群使用。同時,需要避免與金銀花、麻黃等藥同時使用,以免影響藥效。因此,建議大家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辨證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