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卻到疲倦不堪,皮也變得暗淡無……這可能是因為氣不足了!中醫認為,氣和是人生命活的兩大基礎質,也是人生命活力源泉。

氣是運行在人質,能夠激發和推的功能活。氣虛的表現常包括神萎靡、疲倦無力、自汗和易冒等癥狀。而是流于經脈中的,能夠滋養臟腑,使神煥發。虛則容易導致面蒼白或萎黃、皮干燥、發枯萎、手足麻木、失眠多夢、健忘心悸和神恍惚等問題。

為什麼年輕人也會出現氣不足的況?為什麼現代人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氣不足的人卻越來越多了?原因很多,其中生活方式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盲目節食減不利于氣;長期晚睡熬夜會導致氣虧虛;飲食不節,脾失健運,影響氣;大病、久病也會消耗氣,使其不足。

如何判斷自己的氣是否充足?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方面來辨別:

1. 皮:如果氣運行正常,皮會呈現紅潤有澤的狀態;而氣不足或運行障礙,則會表現為皮黯淡無或萎黃、干燥。

2. 頭發:頭發的營養主要來自于,如果氣充足,頭發會烏黑濃澤,且不易發;氣不足則會導致頭發稀疏無華、容易發和白發。

3. 眼睛:眼睛的功能依賴于五臟六腑的氣滋養。供應越充足,視力越清晰;相反,氣不足時可能出現重影、模糊不清等癥狀。

4. 手腳:當人充足時,四肢的循環速度會較快,能夠保證四肢有充足的氣供應,表現為四肢溫暖。而氣不足則會導致手腳冰涼。

如果發現自己的氣不足,不要隨意補充,中醫調養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健脾胃。脾胃功能正常,才能將食轉化為氣等養分;脾胃功能下降會直接導致氣不足。因此,氣不足的人應注意調整飲食,養好脾胃。調整飲食時間,早上9點到11點是脾經運化的時間,要堅持吃早餐;飲食應以七八分飽為宜,養細嚼慢咽的飲食習慣;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益胃的食材,如南瓜、山藥、蓮子、扁豆和薏米等。

足三里位可以強健脾胃。如果條件允許,每周可以進行一次足三里的艾灸,每次約15分鐘。

第二步:去氣。調理好脾胃后,需要清除積聚的氣。氣多的人容易到疲倦,臉上容易出油,全無力,阻礙氣的運行。吃寒涼食,避免過食生冷寒涼的食,因為這會損傷脾,影響脾胃運化,滋生氣。平時應注意食寒涼、油膩和辛辣的食。另外,使用中藥泡腳也可以幫助排出氣和寒氣,睡前用艾葉或花椒煮水泡腳,直到額頭微微出汗即可。

第三步:補氣。在前兩步調理好后,此時再補充氣,食會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推薦食用一些甘,如紅棗、豬肝、當歸、紅豆和阿膠等,特別適合。以下是一個推薦的益氣養方子:瘦400克、山藥25克、蓮子15克、沙參10克、玉竹10克、陳皮5克、棗2顆、薏米10克、枸杞15克、鹽適量。將山藥、蓮子和薏米用水浸泡30分鐘,瘦洗干凈切塊,將除鹽外的所有材料放鍋中,加2升冷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慢煲1.5小時,最后加鹽調味即可。

在食補的過程中,還可以配合位按來提升效果。和氣海是兩個常用的位,有理氣活化瘀的功效,是補的良方;而氣海是為人補充元氣的要,每天和氣海3~5分鐘,能夠加速氣運行,補益氣。

不足是長期消耗過度導致的問題,因此調養氣也需要長期堅持。想要擁有好氣,還需要多運熬夜,養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這才是最好的補充氣的方法。

注意:由于每個人的質不同,效果會有所不同。本文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