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武漢社會辦醫機構數量激增,目前已有3600多家非公醫療機構,占據了醫療機構總數的一半。為了進一步推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發展,12月起,長江日報推出了大型融直播節目《民醫上新》。明天開始,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和一些優質民營醫療機構的管理者將走進長江日報直播間,向觀眾介紹各醫院的特與優勢。該直播節目將在長江日報大武漢APP、民醫上新直播間、長江日報“37度里|長江健康融”視頻號等平臺進行直播,并聯合奇藝直播、新黃河、半島都市報等多家同步聯播。首場直播將于明天上午10:00開始,觀眾可以掃描海報二維碼預約觀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民營醫院管理年”三年行的收之年。在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武漢市醫療保障局的指導下,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和長江日報社主辦的第二屆民營醫療機構“三好一優”活也迎來了總結表彰階段。長江日報還推出了《時勢造標桿——2023武漢社會辦醫品牌發展報告》,詳細介紹了武漢社會辦醫的進階之路。
社會辦醫正為投資熱土,結合健康中國戰略規劃和部署,滿足人民對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需求,才能真正發揮社會辦醫的價值。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會長馬黎漢表示,社會辦醫發展已經到了從數量到質量、高質量發展的時期。今年9月,武漢市衛健委和武漢市發改委發布了《武漢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23—2025年)》,提出對社會辦醫的設置不限制,打破了社會辦醫面臨的門檻和瓶頸制約,為其他省份學習效仿的榜樣。
為了規范社會辦醫機構,提高其信譽度,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制定了兩個標準、兩個管理辦法,即評信用和評星級的“雙評標準”。這套標準已被國家標準委員會納國家級行業團標準系,并即將為國際標準。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通過推“雙評”活,提升武漢市非公立醫院的規范化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全行業的社會信用度。
武漢社會辦醫機構數量的增加帶來了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亞洲心臟病醫院、華潤武鋼總醫院、武漢市漢醫院等民營醫院都曾上榜中國醫院競爭力非公立醫院100強。這些醫院以出的醫療技和服務水平贏得了良好的聲譽,為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在全國的代表。
然而,社會辦醫長期以來存在著品牌信任度低的問題。近年來的醫療詐騙事件進一步削弱了社會辦醫的信譽度。為了規范社會辦醫行業,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制定了“雙評標準”,并取得了顯著的效。
武漢的民營醫院正朝著規模化、專業化、高端化的方向發展。亞心總醫院、泰康同濟醫院等大型綜合醫院的建設,標志著武漢民營醫院的壯大。馬黎漢表示,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將促進公立醫療機構與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合作,提高整水平,推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協調發展。
總而言之,武漢社會辦醫機構數量的增加推了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通過規范管理和提高信譽度,武漢社會辦醫行業正朝著健康有序穩定發展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