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髎:治療痛經的有效

次髎是一位于俠脊陷者中的位,也被稱為“次髎”,與相鄰的小腸俞有著相同的治療功效。它的名稱意指膀胱經地部的經水由此從表流。該位的質是膀胱經上部經脈下行的地部水,經過次髎后,由位的地部孔隙從地之天部流地之地部,因此得名。

次髎位于第二骶后孔中,取時需要俯臥姿勢。它的功能是疏導水,健脾除。在局部解剖上,次髎位于起始部、骶外側、靜脈后支,同時布有第二骶神經后支。從皮到皮下組織再到豎脊,最后到達第二骶后孔。它的淺層布有中皮神經,深層則有第二骶神經和骶外側、靜脈的后支。

次髎是膀胱經地部經水由此從表流位。其氣特征是地部經水。按照運行規律,地部孔隙會由次髎引導,從地之天部流地之地部。

次髎的主治范圍包括腰痛、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疝氣、小便赤淋、腰以下至足不仁等癥狀。它的作用功效是補益下焦,強腰利。在臨床應用中,次髎常用于治療腰骶神經痛、腰骶關節炎、子宮炎、盆腔炎、功能障礙、泌尿系染等疾病。

《千金方》中提到了次髎與絕骨、承筋的配伍,主要用于治療腰脊痛和惡寒癥狀。

針刺方法上,可以采用直刺0.8~1寸的深度,也可以進行灸治療。在按手法上,最好采用叩擊的方式,通過刺激次髎來傳遞到盆腔,刺激其中的臟腑。

次髎在治療泌尿及生系統病變方面起到關鍵作用,取的準確非常重要,需要找到髂后上棘、骶骨嵴、骶管裂孔等骨標志,并仔細揣,找準第二骶后孔。針刺深度要超過兩寸才能達到良好的療效。

臨床上常用次髎治療尿失、腰痛、坐骨神經痛、痛經、盆腔炎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結合會的深刺加電針治療中風后尿失有確切的療效,這一經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