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瀉是一種常見的腸胃疾病,臨床上通常采用升、健脾、溫腎、固、淡滲、疏肝等調補方法進行治療,但很使用化瘀通腑的方法。在我的臨床實踐中,我發現一些久治不愈的泄瀉患者,經常使用桃仁承氣湯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這類患者多繼發于急腸炎或細菌痢疾之后,其癥狀包括腹脹、腹痛,大便時干時稀,便中帶有黏神疲倦,食差,面黃瘦,稍食生冷、膩或腹部冷即發泄瀉。過去的治療方法通常是調中溫脾止瀉,但往往時好時壞。在我的治療中,我首先使用桃仁承氣湯來攻破瘀滯,然后使用六君子湯類來健脾和中,最后給予黃茂建中湯來溫中,調理營衛。治療效果良好,并且復發率較低。

桃仁承氣湯的方劑為:桃仁15~30g、生大黃15g、桂枝10g、積實10g、芒硝10g(另包)、甘草10g。加減方案為:弱者加黨參15~30g。服法為:每日1劑,每劑藥煎2次,混合。飯后半小時服用1/3,每日3次。服藥后,大部分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痛下墜。服用2或3劑后,大便會排出大量爛西瓜樣或黃濁涕樣的黏濁,腹痛加劇則排出的黏濁更多,繼續服用則瀉下逐漸減,變水樣便,進一步變為塘便,腹痛減輕,神狀態改善,食增加。當大便變為水樣便時,停用前藥,改用香砂六君子湯或參琴白散。等到大便恢復正常,腹部不再疼痛時,再使用黃茂建中湯10~20劑。我曾經治療過一個男患者,他在就診前3年患急細菌疾病,治愈后出現納差腹脹的后癥,便時腹微痛下墜,且有便不能、便下不凈等覺,大便帶白,瀉前腹痛,瀉后痛減,每次進食冷食都會發癥狀,舌質淡,兩旁有量瘀斑瘀點,苔薄白,有虛中挾滯的表現。我給他配制了桃仁承氣湯加黨參15g、干姜9g。服用1劑后,腹痛下墜加劇,且呈絞痛。服用2劑后,排出大量爛和黏。瀉后腹痛減輕,到腹部舒適。服用5劑后,大便變為塘便,每日1或2次,食增加。按照前述的方法繼續使用香砂六君子湯和黃茂建中湯進行調理,病最終得到治愈。隨訪5年未再發作。

桃仁承氣湯是治療熱與結于下焦的緩攻劑,現在用于慢泄瀉的治療并取得效果,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種疾病雖然有虛的一面,但也有實的一面。飲食不當導致腸道積滯,初始病在氣,久病涉及,導致腸道氣堵塞和積滯膠結而難以解除。如果治療方法是溫腎、健脾、固,顯然不符合病;如果采用疏肝淡滲、消食導滯的方法,仍然無法解決問題。必須使用逐瘀通腑的方法,才能使氣通暢,積滯得以排出,膠結得以解除。等到瘀滯解除,邪氣離去,正氣得以恢復,再采用顧護正氣、扶養脾胃的方法,使中土健壯,化源足夠,臟腑功能迅速恢復,這樣才能鞏固治療效果,避免再次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