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鑒》中提到了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的治療原理:“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這句話被認為是一種衍文。觀察“心下堅”這個癥狀,可以知道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是用來治療心下堅的,而不是水飲所致的氣分。據《巢源·氣分候》的描述,氣分是由于水飲搏氣而形的結聚。氣分的流通常是沒有阻塞的。但如果有停積,水飲就會搏于氣分,導致氣分結聚而停留,所以稱為氣分。樓氏的《醫學綱目》中也提到,氣分是指氣不通暢而導致脹滿,分是指不通暢而導致脹滿,不是指其他與脹滿無關的疾病。因為氣不暢,水也無法正常排出,導致尿量減,腹中的水逐漸積聚而引起腹脹。氣分病先出現水腫,后出現尿減。分病先出現尿減,后出現水腫。從這些描述可以看出,心下堅痛是氣分的典型癥狀,而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是用來治療氣分的,因為氣分正是由水飲所致。雖然氣分的證候相同,但方藥卻完全不同。在臨床治療中,應該如何選擇呢?晉代的醫生已經有了答案,他們使用了桂姜草棗黃辛附子湯來治療,這個方劑補充在了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之前(《脈經》也有這個方劑的記載,所以可以確定是晉代人補充的)。現在我們摘錄了這個方劑的證候,包括手足逆冷,腹脹腸鳴互相追逐。有時會出現冰冷、骨疼、惡寒、麻木等癥狀,這些都是氣分的典型證候,也是本方劑的適應癥。如果沒有這些兼證,那麼枳湯就是主要方劑了。因為逆冷、骨疼、惡寒被稱為證,而麻附細辛湯是用來治療證的。桂枝去芍藥湯和麻附細辛湯是結合起來的,治療的是心下堅痛和水腫,所以這個方劑的使用方法是合理的。在觀察了其他醫家對該方劑的應用后,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是用來治療心下堅痛的,而不是由水飲所致的氣分。尤氏刪去了“水飲所作”這四個字,也是不正確的。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下面的兩個方劑,證候都是心下堅痛,但藥卻完全不同,應該屬于痰飲的范疇,而不是水氣。桂姜草棗黃辛附子湯的方劑組是桂枝三兩、生姜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麻黃兩兩、細辛兩兩、附子一枚(炮制)。將這七味藥材加水煮沸,去掉上面的浮沫,然后加其他藥材,再煮取兩升,分三次溫服,直到出汗為止。這個方劑的作用是溫養營衛,發散寒邪之氣。尤氏認為,在服用這個方劑時,應該出汗,就像蟲子在皮中爬行一樣,這樣才能痊愈。《方極》中還提到,這個方劑適用于手足逆冷、腹脹腸鳴,以及有痰飲的變化。此外,還適用于四肢酸痛、惡寒嚴重等癥狀。《類聚方廣義》中提到,“氣分”這兩個字并不像仲景所說的口氣,據其他例子的試驗結果,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對于頭痛、發熱、咳、疼痛、嚴重惡寒等癥狀,可以使用這個方劑來治療。另外,對于老年人在秋冬界經常出現的痰飲咳嗽、背脅腹痛和嚴重惡寒的況,也適用這個方劑,同時還可以使用南呂丸。工藤球卿認為,大氣一轉是治療各種疾病的重要原則,尤其對于證來說更是如此。他曾經治療過一位婦,患有勞咳,咳嗽時咯,呼吸急促,灼熱,重減輕,脈搏非常細數。我認為已經無法治愈了,但另一位醫生認為可以治療,使用了桂姜草棗黃辛附子湯,結果竟然康復了。我非常佩服這位醫生,因為他從中發現了大氣一轉的原理,并功治愈了許多人,包括巖、舌瘡和其他翻花瘡。翻花瘡使用黃辛附子湯,是因為相隔,氣無法統制,失去流,導致頑固的出。據《金匱》的說法,“相得,其氣才能流通,大氣一轉,其氣才能散開”,所以選擇了這個方劑。我曾經治療過一位婦患有巖結核(結節,不是結核菌),潰爛,逐漸出現翻花瘡的跡象,時常出,到戊午年初春時,疼痛加劇,結節增大,臥床不起。在正月二十八日開始使用黃辛附子湯。四五天后,疼痛減輕,結節小,可以起床行走。對于不相得,導致勞咳、咳、面干枯等癥狀的患者,這個方劑是很有價值的,每次服用都可以起死回生(《方函口訣》引用)。《金鑒》中提到,使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時,是為了溫養營衛,發散寒邪之氣。尤氏提到,在服用這個方劑時,應該出汗,就像蟲子在皮中爬行一樣,這樣才能使氣再次流,從而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