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急危重癥、代謝紊、心臟、腎臟疾病患者而言,準確記錄每日的量與排出量,即出量,對于評估水、電解質平衡狀況起著重要作用,對于協助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也至關重要。然而,過去依賴人工計算出量的方法容易出現準確問題,可能對患者的治療造影響。在都市婦中心醫院,兒腎臟科團隊開發了一套名為“智能化出量記錄系統”的系統,經過三代升級,能夠智能高效地輸數據,減人工錯誤,保證準確。該系統已經服務了上千名患者,并獲得了2023年國家衛健委醫院管理研究所組織的醫療質量安全持續改進典型案例評比“卓越案例”、四川省護理學會2023年護理產、學、研創新學會專利比賽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為什麼要主研發應用系統?這個系統的應用推廣況如何?在都市婦中心醫院的兒腎臟科護士站,幾名護士正在使用“智能化出量記錄系統”,通過點擊患者的床號和姓名,確認患者的出況。過去,護士需要手工完量的記錄,需要在每個病房之間來回奔走,對每位患者進行詢問,并進行出量的登記、轉抄、換算和統計,這個過程非常繁瑣。而兒腎臟科團隊應用了“智能化出量記錄系統”后,建立了患者隨時記錄上傳、護士按時核查判斷的新模式。這個系統不僅方便快捷,節省時間和力,而且不容易出錯。這個新系統得到了患者家屬的好評,也讓護士們益匪淺。團隊的一名護士介紹說,通過智慧系統,每次出量記錄最多只需要5分鐘,悉手機作的家屬甚至只需要1到2分鐘就能完,效率比過去提高了一倍。

都市婦中心醫院兒腎臟科護士長、智能化出量記錄系統團隊負責人祝融的介紹,該系統主要面向腎臟疾病、腫瘤、心臟疾病、電解質失衡、大手、休克、大面積燒傷等需要記錄出量的患者,目前已經在醫院兒消化科、神經科、心科等10余個科室投使用,并逐漸向全院推廣,未來還計劃進一步推廣到29家醫聯單位。同時,科研小組還編寫了標準作程序,為其他科室和醫院提供了使用指南。此外,該系統正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并且件著作權也在申報中。

這個智能化出量記錄系統的研發歷時兩年,經過三個版本的迭代。它可以自計算上千種食的含水量,大大簡化了實際臨床工作中人工統計和手換算的過程。在過去的實踐中,人工統計和護理人員手換算的方法非常繁瑣,容易出現誤差,難以實時監測。無論是記錯、記還是記、記多,一旦出量結果不準確,可能影響護理人員對病人容量管理的判斷,進而影響患者的治療。該團隊查閱了國相關研究發現,出量護理記錄單的錯誤率高達67.72%。在對省14家三甲醫院進行了出量記錄方法調查后,他們發現這些醫院都采用傳統的記錄方法。

在2021年,醫院兒腎臟科護理團隊牽頭,與信息部和營養科共同立了科研小組,打算開發一套應用系統來解決出量記錄不便、耗時繁瑣、準確率不高的問題。在2021年12月,他們投使用了名為“固含水量轉化系統”的第一個版本,只能在電腦上使用,輸種類和重量即可自含水量。這個系統的計算速度快,統計準確,固參考表從30種擴充到了144種。然而,護士仍然需要每天三次以上地向患者(家屬)統計飲量和排泄量,并將其輸到程序中,記錄含水量的結果,整個詢問、轉抄、錄和匯總的流程并沒有得到簡化。

在2022年4月,科研小組基于微信開發了智能化出量記錄系統,并在實際應用中不斷調整和優化。今年3月,這個系統升級到了3.0版本,據最新的《中國食分表》標準版第6版更新了1155種食,還增加了后臺預警機制,當出量數據低于或超出標準值時,后臺會自提示異常況,提醒護士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確保患者的安全。醫院最新的消息是,團隊計劃立兒腎臟病全病程管理工作室,繼續在延續護理中使用該系統,讓居家患兒在云端實現科學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