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電站事故:十年后的環境與食品安全困境

新文章:

福島核電站事故已經過去十多年,然而其造的后果仍然嚴重影響著日本和周邊國家的環境和食品安全。最近,日本政府宣布將在今年開始向太平洋排放理過的核廢水,這一舉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和擔憂。與此同時,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經發布了一條令,止日本的食品進國,表明了國對日本食品安全的不信任和警惕,同時也給日本的出口造了打擊。

國的令是基于對核污染的擔憂,自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地震和海嘯引發的核電站事故以來,FDA開始監測從日本進口的食品,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保護國消費者免核輻的危害。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措施是發布了99-33號進口警告,規定從核污染影響的地區進口的所有食品和飼料都必須提供有效的證明文件,證明其不含有超過安全限值的放質。如果沒有提供這樣的證明文件,或者提供的證明文件不符合要求,那麼這些食品就會被拒絕進國。

雖然這一令已經實施了十年,但直到最近日本政府宣布核廢水排放計劃之后,它才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對海洋環境和生態系統的不負責任的行為,也是對周邊國家和地區人民健康和權益的侵犯。國雖然沒有公開反對日本的排水計劃,但也沒有表示支持。相反,國通過繼續執行99-33號進口警告,表明了自己對日本食品安全的不信任和警惕。

止日本食品進口對日本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數據,2020年,國是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場,占總出口額的16.7%。其中,農林水產產品出口額為1,130億日元,占總出口額的0.4%。雖然比例不高,但也對日本的出口造了一定的損失。此外,在國市場上,日本食品以其高品質和高附加值而到消費者的歡迎,尤其是日本的海鮮、大米、蔬菜、等產品。如果國繼續執行令,那麼日本的這些產品就會失去一個重要的市場。

在這種況下,日本是否會轉向中國市場發力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據JETRO的數據,2020年,中國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場,占總出口額的22.4%。其中,農林水產產品出口額為1,890億日元,占總出口額的0.6%。可以看出,中國對日本食品的需求很大,而且有增長的潛力。日本最大的農業協會——日本全農,已經明確表示,“中國一直是潛在出口市場”,而今年的“小目標”就是在中國搭建“日本農產品出口支持平臺”,幫助日本早日實現農食產品出口5萬億日元的目標。這表明日本有意向在中國市場上發力,推廣和銷售自己的食品。

然而,對于中國來說,應對日本食品安全問題也是一個挑戰。雖然我國已經止了10多個日本核污染高風險區的產品進口,但其他地區的產品仍然存在風險。因此,我們有必要加強對從日本進口的食品的檢測和監管,確保其不含有超過安全限值的放質。同時,我們也要支持和發展自己的農業和漁業,提高自給自足的能力和水平,減對外部食品的依賴。此外,我們還要加強對海洋環境和生態系統的保護和監測,防止核污染水對我們造危害。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不要問,為什麼日本政府執意要排放核廢水呢?日本政府和核電站方面給出的理由是,核廢水已經經過多重理,去除了除氚以外的所有放質,其放水平已經低于國際標準,不會對人類和環境造危害。而且,日本表示,核廢水的排放是在經過充分的咨詢和評估后做出的決定,也是在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和其他相關國家進行了通和協商后做出的決定。然而,這些理由都難以服人。

首先,核廢水中的氚是一種有害的放質,它可以通過食鏈進,對人傷害。而且,氚的半衰期長達12.3年,也就是說,它在海洋中會持續存在很長時間。其次,核廢水的理過程并不明和可靠,有報道稱,部分核廢水中還含有其他放質,如鍶、碘、鈷等,其含量遠遠超過安全限值。這些質如果進海洋,就會對海洋生和人類造嚴重的影響。再次,核廢水的排放并非沒有其他選擇。事實上,有專家提出了多種替代方案,如繼續增加儲存容、將核廢水固化或蒸發、將核廢水運送到其他地方等。這些方案雖然可能會增加本和難度,但也比污染海洋更加負責任和可持續。

綜上所述,日本核廢水排放計劃是一種極其錯誤和危險的行為,不僅違反了國際法和道義,也威脅了地區和全球的安全和穩定。止日本食品進口是一種明智和謹慎的做法。而日本如果想在中國市場上發力,就必須保證自己食品的安全和質量,否則將會遭到消費者和監管部門的抵制和懲罰。對于中國來說,我們也要提高自己的警惕和防范能力,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利益。我們需要加強對從日本進口食品的監管和檢測,促進自農業和漁業的發展,減對外部食品的依賴,并加強對海洋環境和生態系統的保護和監測,以確保我們的食品安全和環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