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近幾年來,國家醫保談判已為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在冬日的寒冷天氣里,醫保方和企業方在空曠的房間里坐下來,一邊是全國醫保使用量,一邊是企業的最低報價。在這場“博弈”中,談判一次又一次的進行,有時是攻守的拉鋸戰,有時是反復的較量。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一粒小小的藥,但這小小的藥卻承載著患者的希,考量著醫保的負擔,牽扯著企業的利益,也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與努力。醫保談判的初心是讓藥回歸救人的本質,讓患者能夠用得上、用得起藥

在今年的醫保談判中,一款用于治療罕見病的藥——依庫珠單抗備關注。雖然依庫珠單抗在國外早在2007年就上市了,對治療陣發睡眠紅蛋白尿癥等罕見病有明顯的作用,但當時的治療費用達到了300萬元,讓很多人而卻步。多年來,韓冰等醫生為患者爭取使用依庫珠單抗的機會,但因為國支付能力不足,藥企選擇放棄進中國市場。直到2023年的醫保談判中,依庫珠單抗終于功進國家醫保目錄,并降價到50萬元左右,讓更多患者能夠用得起這個藥

除了降低藥價格,醫保談判還加快了創新藥進醫保的速度。今年的醫保談判中,有126個新藥功進醫保,其中57個是今年上市的新藥。在此之前,腫瘤靶向用藥在國家醫保目錄中是沒有的,創新藥也很難惠及更多患者。但隨著國家醫保局的立,每年一次的態調整機制的建立,新藥可以更快地進醫保。這讓更多患者能夠獲得救治的機會。

醫保談判不僅關注罕見病和新藥,還注重去除無效藥,納更多好藥。在過去的6年里,國家醫保目錄累計調出了395個療效不確切、易濫用或即將退市的藥,同時新增了744個藥,其中包括100個腫瘤用藥和93個治療高、糖尿病、神病等慢病的藥。醫保談判與時間賽跑,將每一分醫保基金都花在刀刃上,為更多人帶來希

醫保談判是一場尋求共贏的雙向奔赴。在正式談判之前,國家醫保局會與企業進行充分通,讓企業了解藥品支付標準的思路。進談判環節后,醫保方會打開一個封的信封,里面裝有談判藥的底價。底價是據藥品本效果、預算影響和醫保基金負擔等因素測算出來的,是醫保基金能夠承的最高價。如果企業兩次報價都無法進底價的115%,則談判失敗;反之進磋商環節,最終價不會高于底價。這種方式的采用是為了在醫保基金能夠承的范圍,為老百姓爭取更優惠的價格。

在醫保談判中,醫保方和企業方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心。談判的功與否只現在企業報價能否進底價,但從制定方案規則到企業申報,再到最后的談判環節,一個藥功進醫保背后是無數人的努力與心。醫保談判的目的是讓更多患者能夠獲得救治,帶來更多的希

總結:醫保談判背后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