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疾控局、國家衛健委發布了《狂犬病暴預防置工作規范(2023年版)》,對原有的2009年版進行了更新和完善。這一新版規范旨在提供更準確的指導,以進一步加強狂犬病暴預防置工作。狂犬病是一種人共患病,由狂犬病病毒染引起,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的乙類傳染病。據數據顯示,自2007年至2022年,我國的人間狂犬病發病數連續16年下降。

據新版規范,狂犬病暴可以據接方式和暴程度分為三級。一級暴是指接或喂養,或者完好的皮舐;二級暴是指的皮被輕咬,或者輕微抓傷、傷但無明顯出;三級暴是指單或多貫穿咬傷或抓傷,或者破損皮舐,或者開放傷口、黏被唾或組織污染,或者直接接蝙蝠。

據國家疾控局發布的政策解讀,不同風險等級的狂犬病暴應進行規范置。一級暴一般無染風險,只需清洗暴部位即可,無需進行醫學置;二級暴存在輕度染風險,應置傷口并接種狂犬病疫苗。如果確認為二級暴且患者免疫功能嚴重低下,或者傷口位于頭面部且無法確定致傷的健康狀況,則按照三級暴者的置方式進行理。三級暴存在重度染風險,應置傷口并注狂犬病被免疫制劑和接種狂犬病疫苗。

據新版規范,暴后的傷口應盡早進行理,主要包括三種方式。首先是傷口沖洗,使用皂水和一定力的流清水,連續沖洗咬傷和抓傷約15分鐘。其次是消毒理,傷口沖洗后使用稀釋碘伏或其他有病毒滅活效果的皮消毒劑涂傷口。最后是預防其他染,據傷口的污染或況,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減除狂犬病病毒外的其他染。

這一新版規范的發布,為狂犬病暴預防置工作提供了更的指導。通過科學合理的置方式,可以降低狂犬病染風險,保護公眾的生命健康。(健識局 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