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新會陳皮是藥食同源、食養俱佳的滋補養生保健佳品,膳可以調百味,方也能調百藥。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當新會陳皮菜時很多人喜歡把那層白囊刮掉,而用其泡茶時卻不刮,這是為什麼呢?刮和不刮有什麼不同嗎?

其實,白囊是一種中藥材。白囊就是新會柑的“橘白”和“橘絡”。橘白在果皮和果之間,呈海綿狀薄層,表面常有橘絡。橘絡為蕓香科植橘的果皮的筋絡,柑表面也有,多為淡黃白。白囊(橘白和橘絡)曬干后也是中藥材,久陳后則變棕黃。橘白有和胃化之用,主治阻;滿和食不振。橘絡有通絡,理氣,化痰的功能,主治經絡氣滯,久咳痛,痰中帶,傷酒口

將新會陳皮的白囊刮掉,這一理方式俗稱“去白”。刮去新會陳皮的囊俗稱“去白”,不刮掉就稱為“留白”。那麼,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在《藥賦》中,是如此記載的,“留白者補胃和中,去白者消痰泄氣”。簡單的來說,新會陳皮“去白”能夠化痰止咳、宣肺止咳;而“留白”則有理氣健脾、和胃化、健脾消食的作用。橘白與橘絡均味微甘,味帶苦辛,在某些粵菜中會選擇刮掉橘白,減輕苦味,以便更好發揮陳皮調香去腥的作用,保持菜肴風味。

在陳皮膳食暢銷書籍《餐桌上的中藥——陳皮》中也提到了,刮囊是為了減味。經統計,書籍中所列舉的132個陳皮膳食菜式中,明確提到要刮囊的有12個,而這12種提到刮囊的膳食主要是甜品和湯膳。蒸、炒、煮等菜式及茶飲就沒有提到要“刮囊”。陳皮白囊含有一種“蘆丁”的營養素,該質會帶來苦味。因此刮囊確實可以去掉苦味。不過這種質對也有好,能使人的管保持彈度,減管壁的脆和滲,預防腦溢的發生。

總結:白囊到底要不要刮?一:煮湯或煮甜食時,可以適當刮去一些白囊,以防生苦味;二:泡茶時,如果用年份較高的陳皮,可以不用刮,如年份較低,建議適量刮;三:新會陳皮的“去白”跟“留白”各有作用,營養價值并不會因為刮囊而流失,是“去”或“留”,重要的是據自己的食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