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第一例高,早已記不清是什麼時候了,但從那之后,我就明白了降藥的貓膩——說他是控制指標一點也不為過。糖,脂,這都是態的指標,為什麼要劃一道死板的線條,過了就是病,沒過就是沒病,那以前沒有這些儀的時候難道就治不了嗎?這樣做的目的到底是為了治病,還是另有所圖?

在我看來,當這些疾病被冠上“不治之癥”后,背后的“無良”才是一種不治之癥。門診之前有位高4年的患者,4年來降藥沒斷過,但是頭暈,頭昏,耳鳴,稍微一活頭暈就會加重,氣短乏力,小腹墜脹,面啞白,食不佳幾乎都被他占了。仔細了解,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而緩。當時180/110mmg我開方:黃芪,黨參,白,當歸,柴胡,升麻,陳皮,花,夏枯草,甘草。

一看方子,他不樂意了:拿我當傻子呢,這分明都是補氣藥,哪是降的?補氣升,這是每個臨床醫生都知道的療法。但是呢,因為世俗的偏見,以為高就是高,就要瀉之降之。導致很多醫生面對高患者時,往往把提升之藥視作“虎狼之劑”使得醫患雙方都談補變,不敢貿然使用。

在中醫里并沒有“高”之稱,和其他疾病一樣,高也是人、津失衡的病理反應,中醫屬“眩暈”“頭痛”的范疇。《靈樞·口問篇》說:“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瞑(昡)。”若脾胃虛弱,或久病虛,中氣不足,推無力,以致清不升,濁不降;或勞倦過度,損傷氣,以致氣下陷,濁上乘,皆可導致眩暈、頭痛。

意思就是中氣不足,沒有推力,清就到不了頭面,也無力將濁下降排泄,得不到運化的氣相當于了一潭死水,沒有力,時間一久就會阻滯正常氣的運行,這個時候人哪怕是稍微也會到累,暈、乏力,至于耳鳴,這就是這些“死水”已經堵到了頭面。

中氣為何不足?脾為氣生化之源,脾不足,氣則不足。氣不足就進一步導致清不升,濁不降。這個時候,高了一個惡循環,所以吃再多的降藥也是無濟于事的。

一個禮拜后,患者再來找我的時候,諸多不適大有減輕,頭暈頭痛不再厲害。繼續用藥,一個月左右,患者頭暈頭痛諸癥消失,視力也有了明顯好轉。此時已降至120/80mmg。

明白了這些方子就不難理解了,黃芪、黨參、白、就是專門用來補氣益氣,提升中氣的,同時有進一步健脾益氣。花、夏枯草、雙鉤、柴胡、陳皮,這些是清熱疏肝解郁,相當于把中焦郁阻打開了通道,通了就不堵了,氣才能順暢。升麻,進一步把氣輸送到各去,有了推力和能力,清得以升,濁得以降,一升一降,氣息通暢,哪還有高呢?

如果你也有高,可以給我留言,我會據你的況為你詳細辯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