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特邀專家:河南省腫瘤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李寧和副主任醫師別良玉,就一個潛藏在家中的致癌殺手——黃曲霉素進行了詳細解讀。這種質僅攝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20毫克就能致命。令人到恐懼的是,這種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據報道,黑龍江的王先生一家9人在家中聚餐,食用了自制的“酸湯子”導致食中毒,最終7人搶救無效死亡。經醫院化驗檢查,食中黃曲霉毒素嚴重超標,判定為黃曲霉素中毒。造這一悲劇的原因是他們制作的食食材在長期冷凍后滋生了大量的黃曲霉毒素。那麼,究竟什麼是黃曲霉素?為什麼它的毒如此之強?我們又該如何防范它呢?讓我們聽聽專家的介紹。

黃曲霉素是一種比砒霜毒強68倍的致癌質,被稱為發霉食的“近親”。黃曲霉素潛伏在發霉的花生、黃豆、大米等食中。早在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將黃曲霉素定為一類致癌。據李寧介紹,黃曲霉素可致畸、致癌,對人的肝臟有很強的破壞作用。短期量黃曲霉素容易出現中毒癥狀,如腹脹、腹瀉、惡心、嘔吐等。而長期大量攝可能引發肝損傷,甚至直接引發肝癌,危害極大。那麼,如果誤食了被黃曲霉素污染的食,又該如何判斷是否中毒呢?一般來說,黃曲霉素中毒的早期癥狀包括胃部不適、腹脹、腹瀉、惡心、嘔吐、發熱、黃疸等。隨著時間推移,會引起腹水、下肢水腫、胃腸道出等。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甚至有可能導致死亡。

黃曲霉素這種“劇毒”就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它最在發霉的花生、沒洗干凈的筷子、發苦的堅果、農家花生油、發霉的大米和玉米等地方。此外,家中沒洗干凈的砧板、劣質花生醬和芝麻醬也有可能出現黃曲霉素的染,因此我們需要提高警惕。

為了遠離黃曲霉素的危害,別良玉建議我們要減黃曲霉素的產生。如果發現家中的大米、花生、堅果等食發霉了,一定要及時扔掉,堅決不能再食用。尤其是糧食,要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避免因保存不當而發霉。此外,家中不要過量囤積食,最好吃多買多,降低黃曲霉素染的風險。廚要及時清洗干凈,定期更換。研究表明,葉綠素可以降低人對黃曲霉素B1的吸收率。因此,我們必須管好家中的“糧袋子”,在購買花生、玉米等食時,要學會分辨食是否變質、發霉,以免誤食含有黃曲霉素的食,導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