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斷提升對危重新生兒的救治能力,并保障他們出院后的生存質量,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與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組織了相關專家,制定了《高危新生兒分類分級管理專家共識(2023)》,其中提出了14個專家推薦建議。
首先,推薦對新生兒進行五分類管理,即綠(正常新生兒)、黃(低危組)、橙(中危組)、紅(高危組)、紫(傳染疾病新生兒)。分類依據可以參考表1。
其次,如果一個新生兒符合兩個或以上的分類形,應以最高類別形為分類標準,并據隨訪況進行態評估和調整。
對于艾滋病、乙肝、梅毒、肺結核等傳染病母親所生或患病新生兒,應評估為紫分類,并可以與其他疊加。
在新生兒出生時、接診、轉診、出院時以及出院后的管理過程中,如果存在表1所示的高危因素,應將其診斷為“高危新生兒”,并納五分類管理,并將評估結果標記在《母子健康手冊》中。同時,強調所有分娩機構在每名新生兒出院前都應由專人對其進行五分類,并確定隨訪方案,以免。
對于紫高危新生兒,據傳染病防治要求,他們應在相關醫療保健機構進行管理。
對于那些在出生時或出生后治療效果不佳或病變化的新生兒,尤其是橙和紅分類的,經過高危新生兒分類評估后,應按照危重新生兒救治相關規定進行轉診。
據不同機構的人力配備、人員資質、學科建設等況,將提供高危新生兒門診隨訪的醫療保健機構進行三級分類,并據表2中的分級建設標準進行管理。
同時,需要加強健康宣教,告知家長隨訪的重要、必要以及個化隨訪計劃,并告知未能按計劃隨訪可能帶來的不良結局。據高危新生兒的風險分類,指導高危新生兒家長到相應級別的醫療保健機構接高危新生兒專案管理。
對于高危新生兒的隨訪管理,建議按照個化的隨訪計劃,整合圍生期、新生兒期和出院隨訪的高危新生兒一化管理模式進行規范管理。同時,需要加強多學科合作,共同管理,注重家長焦慮不安的緒反應,并通過心理咨詢和指導改善親子關系,避免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高危新生兒的分類分級管理流程圖可以參考圖1。
建議依托三級婦管理系,加強對高危新生兒的隨訪管理,形各級醫療機構上下聯的醫防融合管理模式。同時,建議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兒保健人員按規定對高危新生兒進行專案登記和建檔管理等。
為了有序推進高危新生兒的分類分級管理,建議省級、市級、區級和醫院級的新生兒質控中心每年進行醫療機構產科質量檢查的同時,對高危新生兒的分類分級管理況進行質量檢查。
在提供高質量保健服務方面,建議遵循世界衛生組織對新生兒提出的質量評估指標框架、質量管理要點和服務流程。
對于有條件的機構,建議借助電子化病案、婦信息平臺等多種途徑,實現高危新生兒的信息化管理。
最后,建議開展高危新生兒門診的醫療保健機構,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管理要求,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反饋高危新生兒健康管理信息。
以上容來源于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和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的《高危新生兒分類分級管理專家共識(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