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這個我們并不陌生的詞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不僅支撐著我們外貌的“門面”,陪伴我們食,還能幫助我們傳遞聲音。然而,由于忙于生活,我們常常忽視了牙齒的重要。那麼,人類的牙齒是如何進化而來的?牙齒對我們來說到底有哪些功能?又該如何保護好我們的牙齒呢?對于喜歡學習的人來說,這些問題早已在我們靈活的腦袋里冒出了一大串問號!

大家好,我是牙咖小小。今天,我們將一起來探索牙齒的奧。讓我們從牙齒的歷史開始說起。關于牙痛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蘇爾人。他們用楔形文字刻在黏土板上記錄著牙痛的治療方法。人們當時相信牙痛是由藏在牙齒里的“牙蟲”引起的,這說明了我們平時所說的“蟲牙”這個名詞的歷史非常悠久。人們一直在尋找各種方法來治療牙痛。古比倫人在約4000年前琢磨出一種藥劑,并在上藥之前唱有關世界起源的咒語。這和我們中國的:“天靈靈,地靈靈,太上老君來顯靈……”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古埃及時期,人們不僅思考如何治療牙痛,還研究牙齒的其他問題。考古學家在木乃伊的牙齒上發現了用糙的金屬片包裹,并用羊腸線合的痕跡,這可能是最早的牙齒矯正裝置。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和亞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00~500年也研究過如何排齊牙齒,以及治療各種牙齒問題。進中世紀,人們相信有一位關于牙痛的神,人們認為能夠幫助治療牙痛,這位神的原型是早期基督教殉道者圣阿波羅尼亞。然而,牙痛神只能給人們帶來心靈籍,如果出現了蛀牙,還是需要看醫生。然而,在當時的歐洲,看牙病需要去理發店,而不是牙科診所。直到1673年,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發明了顯微鏡,人們才通過用顯微鏡觀察,證實了口腔中存在細菌。這一發現可以說是牙科醫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說完了國外的故事,我們來聊聊國的故事。元謀人址的發現引起了廣泛關注,當時偶然發現了兩顆人類牙齒化石。經過國家地質博館的鑒定,這兩顆牙齒是生活在170萬年前的猿人牙齒化石,比以往認為的中國原始人類活時間早了一百萬年。在春秋時期,晉獻公想吞并虢國,卻找不到進軍路線。大夫荀息建議用駿馬和玉作為換條件,以此換取虞國借道。晉獻公忍痛割拿出駿馬和玉。晉國輕而易舉地滅了虢國,荀息建議滅掉虞國,奪回了玉和駿馬,玉依舊是玉,只是駿馬多了幾顆牙齒而已。這就是語“馬齒徒增”的典故,后來人們用這個語謙稱自己虛度年華,沒有就。另外,漢朝有一位著名的跋扈將軍梁冀,他的妻子孫壽相貌非常漂亮,善于擺出態。《后漢書》里形容:“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孫壽最后一招做“齲齒笑”,這是一種特殊的笑容。當人得了齲齒,牙齒疼痛難耐,只好捂著腮幫子,半角吸氣,看起來好像在笑,實際上是疼痛所致。孫壽故意學著牙疼病人這種尷尬勉強地“笑”,產生了與西子捧心類似的效果,效果非常顯著。

提到唐朝,我們讀過很多杜甫的詩,是否有讀過《寄贊上人》呢?這首詩描述了杜甫本想在秦州西岐村買地蓋房,但由于牙疼一直沒有心思去看房子。韓愈也寫過一首《落齒》,描述了自己牙齒的掉落。一開始因為掉牙而到恐慌謹慎,后來逐漸接了現實。這說明我們的偉大詩人們也曾為牙齒問題所苦惱。清末的俞樾在61歲時開始掉牙,并將自己掉落的牙齒與妻文玉的牙齒放在一起收藏,最后埋葬,并撰寫了《雙齒冢志銘》。為了避免牙痛,人們想盡辦法保護牙齒。在晚唐時期,人們把楊柳枝泡在水里,需要使用時,用牙齒咬開楊柳枝,里面的纖維就會出來,就像是細小的木梳齒,非常方便當作牙刷使用。這就是所謂的“楊枝刷牙”。去過敦煌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196窟的晚唐壁畫《勞度叉斗圣變》。從中可以發現一幅《揩齒圖》,畫面中央是一個正在刷牙的人,他全,蹲在地上,左手拿著凈瓶,右手放在牙齒前,正在用手揩齒,出兩排潔白的牙齒。在古代,漱口已經有了一定的習慣。漱口可以保持口腔衛生,使口腔潤、舒暢,并有益齒、固齒的作用。清代的乾隆皇帝活到了89歲,為我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帝王。他在晚年總結自己的養生經驗時提到了“齒常叩”。他的牙齒依然健康,可以咬食許多老年人已經咬不的食。現代醫學也認為,經常叩齒可以促進牙齦和整個牙齒的循環,有利于口腔健康。人們心目中好看的牙齒是什麼樣的呢?《詩經》里有一句詩形容姑娘的牙齒:“齒如瓠犀(hù xī)”,還有“紅齒白”、“皓齒初含雪”、“素齒朱”等,都是用來形容麗的牙齒的。那麼,如何才能擁有一口健康好看的牙齒呢?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下節課再來科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