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補藥系列中,我們主要關注了腎的補養。而現在,我們來討論一下補脾的問題。五臟六腑各有其特點,脾的功能是運化,為消化(胃、小腸、大腸)提供能量,吸收食的營養,是后天之本,也是氣神的來源。如果脾有問題,會導致腹脹、食不振、大便稀溏、消瘦等癥狀,甚至引發無力等問題。脾還主管的運輸,控制在管中流,避免外溢。脾有問題時,可能會出現牙齦出、便、崩、經期提前等癥狀。脾的格特點是喜燥惡,喜歡干燥,討厭。因此,我們常聽說補脾,而很聽說補脾。如何判斷脾有氣呢?通過觀察舌苔可以得出一些線索。例如,胖大舌或胖嘟嘟的舌頭,舌苔齒痕,膩的舌苔等都可能表明脾有氣。氣多見于生活中吃喝不當,例如多吃冷飲、牛、水果、海鮮等寒涼食,或者暴飲暴食、多吃甜食等。這些都會加重脾的負擔,耗費脾的能量,甚至影響腎的功能。腎主骨,腎氣不足會導致牙齒問題,例如蟲蛀牙。此外,多思多慮、勞傷心神、過度思考等也會消耗脾的能量,導致阻中焦。為了補脾,可以使用溫暖的中藥,如干姜、附子等;芳香行氣的中藥,如草果、豆蔻、陳皮等;以及祛的中藥,如白、蒼、茯苓等。這些藥能夠讓脾舒服一些,恢復其正常功能。補脾有不同的層次,從輕到重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脾虛,表現為肚子脹、食不振。可以使用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等藥來推散肚子里的水和食。第二個層次是虛而實,此時需要使用平胃散來燥運脾,行氣和胃。第三個層次是脾實寒,表現為四肢逆冷、嘔吐、拉稀等癥狀。這時需要使用理中丸來溫中祛寒,補氣健脾。在臨床上,實際況可能與理論有所不同。但在我的臨床實踐中,我最常使用的補脾方子是實脾散。此方由多種藥組,包括厚樸、白、木瓜、木香、草果仁、檳榔、炮附子、白茯苓、干姜炮、甘草炙等。實脾散的特點是補腎祛脾,療效較快。總之,補脾對于維持健康非常重要。不同層次的補脾方法可以據個人況選擇合適的藥來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