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平時十分喜歡掏耳朵,覺得這樣做能讓自己放松。除了在家自己掏耳朵,還會去采耳店專門采耳。實際上,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甚至有時會上癮。如果不掏幾下,耳朵就會發,令人難。有些人還會發現,明明昨天剛掏過耳朵,今天耳屎依舊特別多。那麼為什麼掏耳朵會上癮?耳屎真的會越掏越多嗎?經常掏耳朵會有哪些影響?我們為什麼會到舒適?又應該多久掏一次耳朵呢?
當我們掏耳朵時,耳道中有許多神經末梢。這時,我們經常能聽到滋啦滋啦的聲音,這種聲音會隨著神經末梢傳遞至大腦,刺激大腦產生多胺,從而讓我們覺舒適。此外,掏耳朵還可能引發顱高,也被稱為自發知覺經絡反應(ASMR)。ASMR是一種通過聽覺或覺等刺激,在顱等部位產生特殊,讓人到非常舒爽。一些睡眠質量不佳的人通常會通過這種方式來促進睡眠,例如聽雨聲等。此外,一些人認為掏耳朵時掏出排泄是一種有就的事,類似于挖鼻孔或痘痘。掏得越多,就越舒適。但這種方式是否正確?又該多久掏一次耳朵呢?
實際上,一般況下并不建議頻繁掏耳朵,除非耳屎過多影響聽力,才需要及時清理。但有些人認為耳屎不干凈,只要有耳屎就立刻清除。然而,醫學上將耳屎稱為耳耵聹,它主要由皮脂腺、外耳道落的上皮組織、耵聹腺分泌以及外界灰塵等組,通常為淡黃。耳屎在保護耳朵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耳屎可以吸附外耳道中的灰塵和落的上皮組織,防止這些質進耳道深影響耳。此外,耳屎還能有效緩解聲波對耳的損傷,防止耳到刺激或破損。其次,耳屎含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分,可以清除耳道中的細菌和真菌,抑制其生長繁。耳屎中的油脂分還可以防止耳道過于干燥,避免出現瘙不適的況。實際上,耳道本備一定的自我清潔能力,平時咀嚼等活可以幫助耳屎自行排出。然而,頻繁掏耳朵不僅不能將耳屎清除,反而可能使其更深耳道,影響耳。此外,頻繁掏耳還可能損傷耳屎這層“屏障”,增加耳道疾病的風險。
錯誤的掏耳朵可能會給耳朵造哪些影響?掏耳朵看似平常,但過度掏耳可能會對耳朵造一定的損傷。一些人時不時會用耳勺掏幾下,即使沒有耳屎存在,也會象征地在耳道中挖一挖。然而,耳勺通常比較堅,可能會損傷耳道的皮,導致細菌侵,引發炎癥。另一些人則會選擇用棉簽掏耳朵,但棉簽看似,末端的棉花在掏耳時有可能落到耳道中。由于棉簽較大,更有可能將耳屎推得更深,導致耳屎在深過多堆積。如果掏得過深,甚至可能捅破耳,損傷聽力。此外,大多數人在掏耳朵時忽略了耳勺的清潔。每個人的耳道中都有細菌存在,頻繁掏耳或叉使用耳勺可能導致細菌染。另外,頻繁掏耳朵會刺激外耳道,使耳屎越來越多。當耳屎增多時,就會更難控制自己不去掏耳朵,形惡循環。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掏耳朵?一般況下,不需要頻繁掏耳,但當耳屎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需要及時清潔,以免影響聽力或過多迫耳。在掏耳朵之前,需要先判斷耳屎的類型。如果是潤型耳屎,可以使用醫用棉簽輕輕拭外耳,保持一個方向呈螺旋式旋轉的方式帶出耳屎。如果是干燥型耳屎,平時說話、咀嚼、咳嗽時,耳屎會自行落出來,大多數況下不需要自我清潔。但隨著耳屎的累積,它可能會變,堵塞耳道。這時,需要先將其泡,例如洗澡時,部分水可能會進耳道,化部分耳屎,然后使用棉簽將其帶出。如果無法清除,可以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對于無法控制想要掏耳朵的人,最好避免使用尖銳的工,平時可以使用巾輕輕拭外耳道。一般況下,每2-3周清理一次耳朵為宜。
延閱讀:耳道發的原因有哪些?許多人或多或都可能經歷過耳朵發的況。雖然大多數況下是生理現象,可以適當緩解,但耳朵發也有可能是病理現象,需要引起更多關注。例如,如果耳朵發且比較,但掏耳朵時沒有異,可能是外耳道真菌病。該病早期的主要癥狀是耳發和量的水樣分泌。如果不及時治療,當外耳道的表皮落時,會與菌形痂皮,可能堵塞外耳道,影響聽力。如果發生細菌染,還會導致耳腫脹或疼痛。在夏季多雨季節,耳環境較易,為真菌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容易出現瘙的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耳干燥,如果不慎進水,可將頭偏向一側,讓進水的耳朵朝下,使多余水分流出。另外,頻繁掏耳朵也有可能引起瘙,因為頻繁掏耳導致耳環境過于干燥,從而引發瘙。一旦發,就會繼續掏耳朵,形惡循環。過多的掏耳次數會導致耳皮敏脆弱,容易引發外耳道炎。此外,如果皮過敏,也可能出現外耳道瘙的況。因此,當耳朵發時,最好先判斷耳朵是否紅腫、破損,以確定是病理還是生理發。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避免頻繁泡澡,保持外耳道的干燥,防止細菌染。對于那些喜歡掏耳朵的人,最好減掏耳的次數。實際上,耳朵并沒有那麼多的耳屎,頻繁掏耳反而會導致耳道瘙和耳屎增多,甚至可能引發外耳道炎。因此,雖然掏耳朵可以帶來一時的舒適,但也要注意掏耳的頻率和力度,以免引發炎癥。如果耳屎很難清理,最好尋求醫生的幫助,以免將耳屎推得更深,迫耳。
參考資料:
1. 嚴肅點!別再用棉簽掏耳朵!來源:醫脈通,2017-01-05
2. 耳朵發,當心長了真菌,來源:醫學界,2021-10-09
3. 耳朵很,可能是這6個問題,別忽視了,來源:醫學界,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