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醫學中,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然而,據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專業委員會的研究,抑郁癥實際上可以歸屬于中醫的郁病范疇。中醫的郁病理論有著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郁包括因多種因素引發的郁,如六侵襲、飲食不節、勞逸失度等,也包括因志不遂引發的郁;而狹義的郁則僅僅局限在因志不遂引發的郁。抑郁癥屬于狹義的郁病范疇,它是一種由多種證候表現組的臨床綜合征。

抑郁癥的主要臨床特征是持久且顯著的心境低落,嚴重程度從郁郁寡歡到痛不生不等。抑郁癥還會引發興趣減低、思維遲緩、自責自罪、無助無、悲歡厭世等臨床癥狀,甚至有些患者會出現自殺傾向。中醫的郁病理論與抑郁癥的核心癥狀有一定的對應關系。例如,志抑郁不樂、心神不寧、善太息等是郁病的主要證候表現,與抑郁癥的心境低落、興趣缺乏相對應。郁病還會導致神恍惚、常默然、健忘等癥狀,與抑郁癥的思維遲緩相對應。此外,郁病還會引發倦乏力、脅肋脹滿、腹脹便溏等軀癥狀,與抑郁癥的力低下相對應。從病因角度來看,抑郁癥和郁病都與志不遂和先天稟賦異常切相關。在診斷方面,抑郁癥和郁病都主要依據患者的志憂郁不暢、心緒不寧等臨床癥狀進行診斷,缺乏特異的理化指標。而在預后轉歸方面,如果不進行治療,抑郁癥可能會發展為有神癥狀的神分裂。

為了更好地理解抑郁癥和中醫的郁病理論之間的關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專業委員會于2020年發布了《抑郁癥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該共識明確指出抑郁癥可以歸屬于中醫的郁病范疇。據該共識,治療抑郁癥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首先據現代醫學的診斷標準對抑郁癥進行診斷,然后運用中醫的辨證論治特,進行能夠反映抑郁癥階段和類型的證候診斷。這種中西醫結合的診療方法能夠更好地應對抑郁癥的治療。

總之,抑郁癥可以看作是中醫郁病范疇的一種表現形式。盡管在不同歷史時期,“郁”的涵義在中醫郁病理論中有所不同,但中醫的郁病理論仍然對抑郁癥的診療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治療抑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