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講一下手明大腸經。這條經脈位于上肢外側面靠前的地方,向上連接到頭面牙齒,向連接到肺和大腸。雖然名為大腸經,但它很用于治療大腸的問題,這涉及到兩個方面。(非專業人士可跳過本段)第一個關鍵是經的五輸主治規律,即“滎輸治外經,合治府”。也就是說,經只有一個位是用于治療臟腑疾病的,就是合,其他位置的位,如滎和輸,都是用于治療經絡疾病的。第二個關鍵是手三經與腹腔距離較遠,因此它們的合作用被下肢部位的下合所替代了。所以,治療大腸問題的位位于上,即所謂的上巨虛。專業講解到此結束,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條經的主要治療病候。

首先,第一個病候是牙痛。手明大腸經在出土文獻中的名字做齒脈,它與牙齒有著切的關聯。從食指尖到商的七個位,都能治療牙痛。中醫將牙痛分為風火牙痛、腎虛牙痛和蟲牙痛三種類型。明經富有氣之氣,主要用于治療風火牙痛,尤其是上牙,因為下牙屬于足明胃經管。曾經有個小伙子,智齒發炎導致牙齦腫痛,用刮痧手法刺激雙側手明大腸經后,癥狀得到了緩解,并且后來再也沒有復發。除了牙痛,手明大腸經還可以治療頸肩酸痛和肩前痛。對于勞累過度導致的頸肩酸痛,可以推拿手明大腸經,并重點按手三里,能夠有效緩解癥狀。明經富有氣,因此在勞損的況下,我們可以多考慮使用這條經絡的治療方法。

說到手明大腸經,就必須提到一個位,那就是“合谷”。關于這個位的故事多不勝數,它的主治病癥和案例足以編寫一本書。例如,第二掌骨全息就位于合谷區域,所以理論上全的疼痛都可以通過刺激合谷來治療,只要在這個區域仔細尋找敏點即可。中醫經典配的一組是“開四關”,包括雙側的合谷和太沖,這四個位可以調節全的氣升降。合谷有理氣作用,對于氣滯瘀型的痛經,按合谷就可以起到治療作用。而對于虛寒型的痛經,特別是在寒冷天氣下癥狀加重的況下,可以灸燒關元,而不適合刺激合谷。此外,合谷也可以用于治療顳下頜關節紊,即張不開或張有彈響的癥狀。對于冒,我們可以在合谷淺淺地刺激或者灸燒,以達到散寒解表的效果。

今天我們講完了手明大腸經的相關知識,還有一點需要提到的是,經絡推拿的老師說,許多孩子的問題最初表現在太經和明經上,因此經常對孩子進行肺經和大腸經的推拿,包括接下來要講的脾經和胃經。如果進行保健推拿的話,只需輕輕地按到皮下方即可,這對于改善孩子的消化不良、進食不良、咳嗽等常見問題都有一定的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