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正月十五才算真正過完年,但在職場的許多打工人們,從正月初七、初八左右就要回到工作崗位。長假過后再次面臨上班時,很多人會到恐懼和焦慮,常常唉聲嘆氣。上班前幾天常常因為起床困難或晚上失眠,心疲憊。與以往相比,他們到更加累、頭昏腦脹,做什麼都心不在焉,沒有興趣,甚至有煩躁、郁悶等緒,這就是節后綜合征的主要表現。這是因為正常的生活節奏被打,原有的生鐘改變、相對平衡被打破而引起的,因此許多人會出現節后綜合征,甚至在假期即將結束的幾天,就已經開始了節后綜合征。

我們都知道,人有七,而中醫也講“七”。《素問·應象大論》說:“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志的變化會影響臟腑的功能: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人的每一種緒都有其好與壞,但只要緒不過分、不過多都是好的、正常的。如果緒異常強烈、偏激,超過人的調節適應能力,就會對我們的健康造傷害。所以,當人們出現心煩意緒焦躁、緒低落時,我們的心、肝、脾最容易到影響。

為了緩解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刺激位來進行調整。以下是5個位的推薦,可以緩解節后綜合征。可以使用針刺、按、艾灸等方法進行位刺激。這5個位分別是大椎、勞宮、中脘、神門和太沖

首先是大椎:大椎可以調氣。氣充足,我們的氣就會充足,氣充足可以滋養各個方面的臟腑,緒自然就會好轉。大椎位于后頸部,后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

其次是勞宮:勞宮是手厥心包經的滎,“滎主熱”,屬火,勞宮可以清心火,安定心神,用于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等癥。它位于手掌,橫平第3掌指關節近端,第2、3掌骨之間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位于中指指尖

再者是中脘:中脘是胃之募,八會之腑會,有和胃化滯、理氣健脾、通腑降氣、調理中焦的功效。它位于人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或臍與骨聯合合連線的中點

神門:屬于手心經,神,與鬼相對,氣也。門,出的門戶也。它可以幫助眠,調節自律神經,補益心氣,安定心神。

最后是太沖:太沖是肝經原,有很好的疏肝理氣作用。它位于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

除了這些位方法,對于睡眠不佳、胃腸不適、焦慮不安等癥狀,也可以選擇中醫適宜技如拔罐、刮痧等進行治療,以幫助緩解癥狀,更快地恢復能。

建立新的生鐘周期需要時間,人平衡的形也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合適的緩沖期,慢慢調整作息時間,有意識地做一些與工作有關的事,如看報、思考問題,轉移注意力,這有助于走出休閑、懶散狀態,及時進工作狀態。一般況下,復工后約2-3天疲憊會減弱,正常況下1周就可以恢復正常。如果1周后仍然到疲憊、焦慮、神不振,則建議及時就醫。

如果你對養生、中醫興趣,如果你想系統學習中醫,如果你想改善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請關注并私信“666”,領取21節中醫門視頻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