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癥可能是癌癥的潛在威脅,然而,這個問題往往被人們忽視。長期的炎癥如果不引起足夠的重視,有可能逐漸演變癌癥。急炎癥在染結束后會逐漸消退,但是慢炎癥卻可能持續存在。近年來的研究逐漸將慢炎癥與衰老和癌癥聯系在一起。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在7月20日發表在《自然 傳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證實,慢炎癥是白病的重要驅因素,并且找到了炎癥與癌癥發生之間的直接證據,這與TP53基因有關。TP53是一種經典的抑癌基因,在許多類型的腫瘤中都能檢測到TP53突變。當組織中的個別細胞出現TP53突變時,就像房屋出現了一樣。當時,房屋不會坍塌,免疫系統也可能會監測到并清除這些突變細胞,修補。然而,慢炎癥的出現使得況變得更加復雜,就像火上澆油一樣,讓癌細胞迅速擴大化。造干細胞(HSC)是最容易到慢炎癥影響的細胞之一。在正常況下,當覺到炎癥時,HSC會分化為白細胞,產生的白細胞有助于對抗染。然而,如果HSC中的一些細胞出現了TP53突變,這些細胞由于基因組不完整而無法分化,從而轉而增。研究人員通過對部分白病患者的HSC樣本進行靶向測序技的分析后發現,這部分細胞中的炎癥相關基因會上調,并且更容易發展癌細胞。此外,在小鼠中人為導產生炎癥后,帶有TP53突變的HSC數量顯著增加。研究人員指出,炎癥和癌癥之間的聯系有廣泛的影響,現在的挑戰是如何干預這一過程,以更有效地治療甚至預防與癌癥進展相關的炎癥。

另一項發表在《第二軍醫大學學報》上的研究指出,炎癥環境是導致各種癌癥的重要危險因素。很多癌癥是在慢炎癥的基礎上發生的,比如吸煙導致氣管炎進而可能引發矽肺和肺癌,胃炎導致幽門螺桿菌染可能引發胃癌,慢潰瘍結腸炎可能引發結腸癌,慢肝炎可能引發肝癌。除了這些因素外,持續的炎癥反應還可能導致細胞的壞死和增生,為癌癥的發展提供機會。

如果存在以下5種慢炎癥,還是要及早應對:結直腸黏炎癥、慢胃炎、慢肝炎、慢胰腺炎和慢宮頸炎。結直腸黏炎癥可能引起結直腸息或腺瘤,進而可能發展為結直腸癌。慢胃炎可能逐漸發展為慢胃炎,進而導致胃癌。慢肝炎病人轉變為肝癌的概率約為0.3%。慢胰腺炎如果不進行正規的治療和預防,可能導致胰腺癌的發生。宮頸炎患者如果被高危型人頭狀瘤病毒持續染,則容易發生宮頸癌病變。

為了保持的健康,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措施:選擇抗炎食,如全谷碳水化合、多不飽和脂肪酸、優質蛋白質以及富含多酚和黃酮的食;進行適量的有氧運,每周至150分鐘;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盡量在晚上11點前睡;定期進行檢,及早發現慢炎癥的跡象。通過這些方法,可以降低慢炎癥引發癌癥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