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和疾病之間的聯系:高與脾氣暴躁有關

我們常說:“格決定命運”其實,格也決定你會得哪些疾病。這句話絕不是空來風,而是有大量臨床數據支撐。臨床觀察發現,很多高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發脾氣、格急躁。這并非巧合,而是因為格與疾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

在中醫的理論中,有一種說法是“氣大傷肝,肝怕生氣”。這意味著氣大的人容易傷害肝臟,而肝臟問題則可能導致肝氣不舒、肝火上升。肝火盛、蘊生熱會發高。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概念,讓我們結合一個醫案來說明。這是一個50歲的男患者,他是一家企業的老板。平時他經常為工作事務心,而且脾氣不好,容易發脾氣。他自己說,他其實是一個不壞的人,甚至有點憨厚,但是周圍的人都害怕他,因為他的脾氣很大,一發火就像張飛一樣暴怒。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在5年前被確診為高,然后一直在服用降藥。但是前兩個月他來找我問診時,他的頭痛加重了,還有眩暈。有一次在公司開會時,他激過度,當場暈倒,幸虧有同事和醫護人員在場,否則后果不堪設想。正是通過這次遭遇,讓他意識到治療高并不僅僅是服用降藥這麼簡單。在朋友的推薦下,他找到了我,希通過中醫藥調理來改善他的況。

經過診斷,我發現他是典型的肝火盛、痰熱蘊癥高患者。于是我給他開了一副方子,包括天麻、鉤藤、法半夏、川穹、茯苓、夏枯草、當歸、車前子、柴胡。他服用后反饋說,頭痛和眩暈減輕了,口苦和口干也減輕了。后來我在原方的基礎上,加減了鉤藤20繼續服用14天。經過3個月的隨訪,他的穩定了下來。

為什麼我會開出這個方子呢?如前所述,這位患者平時脾氣大,容易發火,導致肝火過盛,所以我的調理思路主要是疏肝、理氣、清熱。因此,方子中的夏枯草和柴胡有清肝火、疏肝理氣的作用;天麻則能平肝息風、祛風止痛;鉤藤能清熱疏風、平肝潛。對于高患者,還可以進行一些位按來輔助穩定。例如百會、太沖和涌泉等。

需要提醒的是,上面所述的驗方和驗案可以供讀者朋友參考和會。如果有類似問題的人,建議在中醫師的指導下借鑒并應用這些方法。前提是,確保辨證準確。如果病不屬于氣不足,那就不要使用這些方法。一旦用錯了,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