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記住,如果有瘀存在時間長了,就會容易聚集形結節、囊腫、包塊,最終可能發展腫瘤。那麼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瘀,有的話又該如何化解呢?今天我們通過一條視頻來詳細講解,特別是對于50歲以上的人,一定要收藏起來仔細觀看。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瘀,我將其總結為三個要點。首先是觀察舌頭。如果舌頭的呈現青紫,舌面上有青紫的斑點,舌下經脈變得增凸起,這通常說明存在瘀。其次是觀察面。如果你的面晦暗,臉上出現瘀斑,較深、暗紫,周更加明顯,這也是瘀的表現。最后是肘窩。肱脈位置相對淺表,很容易到,當你在肘窩向上2cm時,可以到搏。如果存在瘀,你會覺到脈搏細弱、不流暢、往來艱。
那麼這時候,我們該如何化解的瘀呢?其實只要了解瘀的病因,化解淤并不是難事。常見的癥型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氣滯瘀。當肝氣不舒暢,導致氣運行不暢,容易形瘀。氣滯留不通則痛,因此這類人平時會伴有口憋悶、脅脹悶、肩膀背部疼痛、緒低落、急躁易怒、舌質紫暗等癥狀。針對這種況,需要行氣止痛、活化瘀,可以考慮使用府逐瘀湯進行調理。
第二種是寒凝瘀。當寒邪凝滯氣,導致氣運行減緩,就會形瘀。這類人平時會到怕冷,肢關節如肩膀、膝蓋等會出現寒痛,腹部會出現冷痛,容易腹瀉,口會到憋悶,會變得青紫等。這時候,需要散寒止痛、溫經活,可以考慮使用腹逐瘀湯進行調理。
最后一種是痰瘀。中醫認為痰黏滯,容易阻滯氣,從而形瘀。當痰和淤結合時,就容易出現面發暗、局部容易形腫塊、有刺痛、失眠健忘、食差、臉和頭發出油很快等況。這時候,需要活化瘀、化痰通絡,可以考慮使用華佗再造丸進行調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醫用藥需要據個人的辨證指導下,據況進行用藥和用量的調整。因此,在使用藥之前,最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