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專家王金萍(1989—),主管護師,本科,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管外科護士,主要從事管外科臨床護理和教學工作。
引言
本期“護健圖文”欄目,我們邀請了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管外科護士王金萍老師,為我們講講關于心管疾病的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心管疾病是指包括高、冠心病、下肢脈化導致的管狹窄等一系列疾病。這些疾病常常困擾著中老年患者。除了常規的對癥用藥外,許多中老年人為了追求健康,經常從事育鍛煉。然而,由于缺乏科學的指導和計劃,往往導致運效果適得其反。因此,針對不同的管疾病,掌握科學的運方法對于保持健康有重要的意義。
高患者運指導
高患者一般宜選擇節奏慢、速度變化及作幅度不是太大的運項目,如步行,慢跑、游泳、太極拳、醫療等。對于在140~179/90~109mmHg不合并其他疾病的高患者,適當運,心率宜控制在102~125次/min或者運后心率增加不超過運前的50%。一般要求每次運持續45~60分鐘,其中包括15~20分鐘熱活,運結束要有5~10分鐘整理活,活由快變慢,逐漸停止。運頻次一般為每周三四次。且要堅持長期運,持之以恒。對于在160~179/100~109mmHg合并有心室厚、蛋白尿、腎功能不全的高患者,運一定要量力而行,據自我覺來控制自己的活強度。最初開始運時先進行舒緩的運,如打太極拳、慢走、健康等。適應后逐漸加大運量。以自覺來控制,如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停止運,適當休息。對于大于等于180/110mmHg或伴有不穩定型心絞痛、主脈瓣狹窄、心過速等疾病的高患者,不適宜運,應該好好休息。待和病平穩后,才考慮適當進行育鍛煉。運可分為以下幾步曲,開始床邊坐坐,如無任何不適,再在室適當走,病平穩后可遵醫囑調整活量,且運時,必須有家屬陪伴左右。
急心梗死患者運指導
心梗死的患者在運鍛煉時需要特別注意,既要讓心臟到一定鍛煉,又不能讓其負擔過重,否則適得其反。因此,心梗死患者的運鍛煉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 急期階段的運:運一般在急心梗死后2~3周開始。此時期若活不當易發各種更嚴重心臟疾病。因此,對于狀態良好的患者,可在家人的幫助和監護下,進行輕微的日常自理活或腳踩紉機活。這一階段可持續1~2周。
2. 恢復早期階段的運:發生心梗死后的4~8周,當患者況進一步好轉后,其康復活量可適當增加。開始可自主在床邊坐坐,逐漸過渡短距離的行走、上下1~3級臺階。這一階段可持續3~4周。
3. 恢復后期階段的運:發生心梗死9周以后,該階段可在野外行走,可進行騎自行車、劃船、爬樓梯等強度適中的有氧運。隨能進一步恢復,可逐漸增加運的距離和次數,為逐漸完全恢復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做準備。
4. 康復階段的運:發生心梗死6~8個月后,能基本恢復,在家人和醫生的監護下,逐漸增加運量。但需要注意以下4點:心梗死患者如果運不當出現運時或運后持續劇烈痛,伴大汗淋漓、惡心嘔吐、頭暈、面蒼白等,這時應立即停止運,及時就醫。
急心力衰竭患者運指導
適量運對心力衰竭患者來說是安全而有益的。患者活應從小量開始,一次20~30分鐘,宜在飯后2~3小時或飯前1小時進行。若患者在運中出現過度疲勞、悶、不上氣、心前區疼痛、頭痛、惡心、面蒼白等癥狀時,該患者可能是急心力衰竭或者慢心力衰竭急發作,表示心臟無法承此運,應立即停止運,讓患者坐著靜靜,吸吸氧氣,必要時需要使用各種藥來緩解癥狀。因為坐位或者“斜坡姿”臥位,可以減低心臟的負擔,患者也會舒適一些。
下肢脈化閉塞癥患者運指導
對于下肢脈化閉塞癥患者,如果還沒有出現部或腳部的皮壞死或安靜狀態下腳還痛的表現,我們要鼓勵患者每日進行適當的部運。適當的運可以促進一些小管生,同時可以運送一部分流至下肢,減輕和腳部的缺癥狀,緩解“癱瘓的通”。對于腳發麻或者行走一段距離后才出現疼痛的患者,建議可以進行步行、慢跑、騎自行車等運。運強度及時間依據每個人的況而定。如到腳麻、腳痛,可試著往前走兩步再停下來休息的模式。對于不活腳都痛或者腳已經壞死的患者,這類患者建議臥床休息,在床上進行腳的屈環轉運。如疼痛劇烈,停止活,將腳下垂于床邊,疼痛可以有所減輕。
下肢淺靜脈曲張患者運指導
人的靜脈主要負責把全各個組織的運送回心臟。過度勞累或長時間站立,可以導致靜脈蓄積在部,時間長了,靜脈就會像蚯蚓一樣突出皮表面,形靜脈曲張。所以,避免久站久坐,抬高雙,促進循環是靜脈曲張患者重要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對于久坐者需45分鐘起來活一次,對于久站者需要45分鐘左右坐下或躺下休息10分鐘左右。對于合并腫的靜脈曲張患者,建議每天睡覺時,枕抬高雙腳,高于心臟20~30cm,促進靜脈回流至心臟,減輕部腫脹。
(以上容僅供參考,運方案應據個人況和醫生指導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