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懷書在第一期弟子班中分了他對《傷寒論》中一些問題的認識。他首先提到了六經分病的理論,認為這一理論是有依據的。他解釋道,人是大自然的產,自然界存在著六種氣候,而人也有六種氣候。當自然界的風、寒、暑、、燥、火出現異常時,就會為致病條件,而人的太、明、、太、、厥六經就會為發病的依據。因此,外病其實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外因,而是涉及到六經的共同作用。六經分病有三種意義,即疾病區域的劃分、疾病發展的階段和疾病質的確定。其中,最重要的是疾病質的確定,而確定疾病質的唯一方法就是了解邪正二氣的合化。因此,可以說,六是致病的外因,而六氣變化是發病的機理。
徐懷書還提到了自然界氣候變化的規律,南方熱、北方寒,而風氣則貫穿于其中。他解釋道,風氣的正常與否會影響其他氣候的正常,而風向和太過不及等變化也會導致六的產生。因此,風只是一種介,純粹的風邪并不存在,因為空氣本不能致病。要徹底理解這個問題,需要閱讀師父的《外病初期辨治系重構》。
關于《傷寒論》中所述的癥候,徐懷書指出,癥狀的組合就是證,觀察脈證的時候,必須了解產生癥狀的病機。他舉例說明了譫語的病理,譫語是指胡話,其中包括鄭聲,即神識顛倒、語言重復。譫語是邪蒙心神的表現,多見于外病;鄭聲則是意識不清的表現,多見于傷病。徐懷書詳細解釋了不同病位的譫語病理,如胃氣不和引起的譫語、太病中風引起的譫語等。他強調,對于這些癥狀,需要反復閱讀、思考,才能對病機有準確的把握。
當談到藥證時,徐懷書認為學習《傷寒論》不僅需要背誦原文和理解仲景原意,還需要思考仲景用藥的特點。他舉例說明了甘草的用法,指出甘草的主要功效是治療羸瘦、咽痛、口舌糜爛、咳嗽心悸等癥狀,并能解毒。他提到甘草在許多方劑中的應用,并總結了仲景對甘草的規律,如與麻黃、石膏配伍、用于汗吐下傷津等。他還提到了茯苓和白的應用,指出它們主要用于治療水代謝異常的病癥,的組視水飲停的位置而有所不同。他強調,學習《傷寒論》要掌握藥證規律,只有理解了古人用藥的規律,才能更好地應用于臨床。
總之,徐懷書的分為我們深理解《傷寒論》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對六經分病和藥證的認識與思考,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病機和用藥規律,提高臨床治療的準確和效果。學習《傷寒論》是一項伴隨終的任務,需要不斷地學習、思考和實踐。